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小強的身世之謎
搜主題

  • 2013/04/10
     ( 科博電子報第638期 )
  • 作者:嚴中佑

某天,有位義工頗為興奮地跑來問我:「我問你喔,蟑螂大多是卵生的吧?」
「對呀,大多數的蟑螂是卵生的,會將卵黏在隱密的角落。」我開始職業病地介紹起來。「而且嚴格來講,那不是卵,而是由一層革質的外鞘所包覆的卵鞘...」
「我跟你說喔,我有拍到胎生的蟑螂喔!你看你看!」很顯然她並沒仔細聽我在說什麼,只是很興奮的把相機拿到我眼前。

我看了一眼,原來是戶外常見的東方水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呀,相機裡的小強媽媽正舉起腹部生出白色的小小強,一般人會覺得像這樣子生出小孩的過程就叫做胎生了吧,不過在昆蟲的世界裡,胎生有著比較嚴格的定義:卵在母體內發育,由母體提供養分,並在母體內孵化後才產出,這樣才算是胎生。就東方水蠊的例子來看,卵雖然是在母體內孵化,但並沒有接受母體所提供的養分,像這樣介於卵生與胎生之間的生產方式,稱為「卵胎生」。

有些碩蠊科(Blaberidae)的蟑螂是卵胎生的,像是著名的馬達加斯加蟑螂(Gromphadorina portentosa),牠們會先將卵鞘產出體外,這些卵鞘的外壁很薄且具有延展性,但保水的能力不佳,母蟑螂會將卵鞘再收回腹內,直到卵發育完成並在母體內孵化,再從母親腹部末端爬出來。既然如此,有沒有哪一種蟑螂是胎生的呢?其實有的,叫做太平洋甲蟲蟑螂(Diploptera punctata,Pacific beetle cockroach),顧名思義,長得跟甲蟲很像,若不仔細看牠細長的絲狀觸角、些許交疊的前翅,以及那短小的尾毛,實在是很難一眼認出牠是蟑螂。這種蟑螂生活在夏威夷,是目前知道唯一的胎生蟑螂,牠們的卵沒有足夠的養分供給胚胎發育,不過卻能透過由蟑螂媽媽的輸卵管所特化的育兒腔(brood sac,也有人稱作子宮(uterus))分泌蛋白質、胺基酸、碳水化合物等養分,供卵快速發育。

如何?蟑螂的世界也是很神奇的吧!希望之後大家能比較友善的看待蟑螂這群生物喔!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2/11/26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