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梵尼蘭(05/05)搜主題
碧綠蔓藤-臺灣梵尼蘭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中,靠近岩壁區的幾棵樹上蔓生著碧綠色的爬藤,許多人經過只是當作一般的室內觀葉植物,卻很少人知道,這是一種台灣原生蘭。
這種蘭花叫做「臺灣梵尼蘭」,也被稱為香莢蘭、姬氏香莢蘭、姬氏梵尼蘭、臺灣香草蘭等等。我們曾經在2002年12月17日發行的第100期科博電子報中介紹過它,但是因為當時不是花期,所以無法讓大家看見此種有「食品香料之王」稱號梵尼蘭(Vanilla planifolia Andrews)同屬的臺灣原生蘭花朵,但如果這幾天來植物園,您就有機會可以看見這種台灣野外不常見的特殊蘭花。
「梵尼蘭」的名字是從這群蘭花的屬名Vanilla直接音譯而來。這個屬是由瑞典植物學家Swartz所立,由西班牙文的vainilla(小莢)締結而成,是形容這個屬的植物果實為細長莢果狀。這個屬廣泛分布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大約有90幾種,以巴西、西印度群島及非洲南部種類較多。臺灣梵尼蘭是台灣唯一這個屬的原生蘭。這種蘭花分布臺灣、印尼到馬來西亞,1823年由荷蘭植物學家命名,種小名albida是白色的意思。不過台灣梵尼蘭在日治時期採用Vanilla somai的學名,由早田文藏(Hayata, Bunzo)在1816年命名,種小名somai來自於模式標本的採集人相馬禎三郎(Soma, Tadasaburo)。
依附植物利用其他植物的方式有著生、纏勒、攀緣與寄生等不同方式,屬於蘭科植物者大多以整個植物體不會接觸到地面的著生為主。而攀緣性植物則是在地表發芽生根,然後再用不同的方式以莖、卷鬚或不定根的方式沿著其他物體向上生長,屬於蘭科植物者多是利用不定根。臺灣攀緣性的原生蘭不多,臺灣梵尼蘭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種類,它全株肉質,莖為攀緣性,每一個節上面長一片葉子及一條不定根,主要就是靠著這些不定根依附在其他物體上生長。
臺灣全島1200公尺以下山區的原始林與桂竹林中都有機會可以看見臺灣梵尼蘭蹤跡,雖然分布廣泛,但是個體數量並不多,想看到它開花的機會更不大,想欣賞這種型態特殊的臺灣原生蘭,別忘了到熱帶雨林溫室來走走。
文:廖仁滄∕圖:徐家全
2022.10.03 文字修訂(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