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展覽回顧

2016-01-20~ 2016-09-04
本特展從島內食材環境、不同族群的菜市場、廚房到餐桌為主軸背景,即日常熟悉的經驗出發,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訴說閩南、客家、眷村等聚落雜居之大傳統與小傳統之間,飲食習慣之豐富文化內涵,涵蓋日常生活、歲時祭儀與生俗禮俗等時期,兼及臺灣原住民飲食文化的智慧和特色。

2016-01-01~ 2016-11-06
在科博館第二特展室中,可看到科博館如何從荒蕪之地發展到今日的規模,以及科博館在蒐藏、研究、展示與教育等四大博物館功能中的工作與建設。特展由科博館人類學組、地質學組、生物學組等專業研究人員,精選30件蒐藏精品,傳達自然科學深度意涵,包括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時採集的月岩、已滅絕的隆鳥所產之隆鳥蛋等。
特展區的前方館慶特展主題牆面,映入觀眾眼簾的是科博館的蘋果樹,從左方樹上摔落下來科博館30年來的大事記紅蘋果,右方樹上則是掉落博物館四大功能的綠蘋果。傳說中掉落的蘋果給了牛頓發現萬有引力的靈感,科博館歡迎觀眾坐在科博館的蘋果樹下的椅子上,看看將掉落下的蘋果給了您與家人及朋友有什麼樣子的參觀回憶。橢圓廣場二樓還有「聲影回顧特展」,邀觀眾一起欣賞科博館創意的幻影、不朽的記憶。

2015-12-16~ 2016-06-19
展出近百件海膽標本與化石,是科博館歷來的珍貴典藏,其中一大亮點是一顆目前全世界僅有四次發現紀錄,在臺灣首次採獲的「光棘冠海膽」。展場還有以海膽的形態與行為設計的「一秒變僵直」、「牙齒抓娃娃機」等多項大型互動式展品,歡迎踴躍參觀! 展場規劃從海膽的身體藍圖發想,將海膽身體的對稱性、口器牙齒、防禦與運動用的棘刺作為元素。現場還有許多影像展示,「和海膽共生」蒐羅了許多精彩的水中攝影照片,揭露許多海洋生物「靠膽壯勢」的一面。海膽保育問題也是展覽的焦點之一:海膽扮演海洋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但是人類為了口腹之慾濫行採捕,最終會導致海底生態的崩壞。

2015-12-09~ 2016-01-03
將近10盆超過百歲的「人瑞盆栽」齊聚科博館橢圓形廣場,歡慶科博館即將到來的30週年館慶!科博館特別邀約台灣省松柏盆栽協會、雅趣盆栽藝術家協會、台中市樹石藝術協會與中華小品盆景協會,共同辦理「盆栽植物特展」,分四梯次接力展出松、柏等超過300件盆栽植物,歡迎踴躍參觀!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科博館為迎接明年元旦的三十歲生日,策劃多元且豐富的特展,而科學與藝術之間的交流,一直是我們耕耘的重點之一。這次的盆栽植物特展,以盆栽養成知識展現科學性,以美感鑑賞眼光展現藝術性,兼具兩者後,即是「耐性」的養成,盼此展能帶給大家寧靜之美的生活體會。

2015-12-04~ 2016-01-03
臺灣首次以探討「柑橘類果樹的親緣關係」為議題的展覽,現場展示超過百件柑橘類果樹及果實等展品,介紹柑橘類果樹的屬間雜交結果,還有柚類及葡萄柚選購的生活話題等討論,展區介紹臺灣柑橘產業的發展現況、重要節慶與柑橘品種供應等多樣議題,其中,柑橘屬果樹的「柑橘雜交圖」宛如柑橘的祖譜,可看到甜橙類與柚類雜交成葡萄柚、檸檬與柑雜交成廣東檸檬、葡萄柚跟柑雜交成橘柚...等,科博館生物學組科長嚴新富表示,透過柑橘尋根特展的策畫,可讓民眾了解生物長期演變的過程,藉此體會大自然的奧秘及不可思議。

2015-10-01~ 2015-10-31
日前科博館發現的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是臺灣目前最古老的人類化石。為讓民眾一睹這件珍稀的化石國家寶藏,即日起在科博館陽光過道推出本特展。展出內容除了重要學術研究成果之外,還有同樣打撈於臺灣海峽澎湖水道海域,與澎湖原人相伴相生的各項代表性哺乳動物德氏水牛、淮河古菱齒象、最後鬣狗、四不像鹿、斑鹿等化石珍品。澎湖原人的研究成果,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重視,並刊登於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07-22~ 2015-11-22
標本的蒐藏與保存是博物館的重要功能,科博館為讓大眾瞭解標本在博物館的蒐藏、保存及應用等過程,展區分為四個單元:「採擷自然史文物」、「昆蟲標本的製作與保存」、「博物館的蒐藏經營與管理」、「基於蒐藏的研究與利用」,以標本從野外被採得,進到博物館被加工保存,進而被典藏與利用的過程為展場軸線,以實物搭配造景來闡釋這趟旅程。不但將後場研究工作濃縮到展場展示,更有模擬的昆蟲標本製作室和蒐藏庫房,呈現博物館如何將採擷於自然短暫存在的樣本轉化成永恆知識的過程。展場布置90%為紙裝潢,減少木工施工粉塵與油漆揮發,並具環保性。扶風文化事業的洪新富老師也提供精彩的紙藝作品於展場展示,增添趣味。

2015-07-11~ 2015-12-13
特展策展人楊翎博士表示,攝影展將會持續舉辦,下一屆的主軸已定調為「等一個人的秘鏡」,將持續與工作團隊繼續努力,帶給大家最棒的科學攝影饗宴,並特別感謝陳金蓮女士在這次特展協助佈展工作。頒獎典禮成人組優選獎得主之一的王釩,來自高雄,這次得獎作品「冰解」,是將有色冰塊放入水中,記錄溶解瞬間的畫面,王釩表示,為了這幅作品,他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每天都試了上百次,融化的冰塊因冷熱對流作用快速向四周擴散,模樣像艷麗的火焰,冰冷與熱炙的相似程度發人深思,這就是物理現象。
科學攝影展除了鼓勵科學工作者把研究過程中產出的專業影像介紹給一般民眾,讓觀賞者經由視覺的感動與震撼體會影像中的科學之美,也鼓勵社會大眾使用手邊的攝影器材,將自己日常生活中經由觀察所領略到的科學之美,以攝影的方式捕捉記錄下來,科博館特別舉辦科學攝影比賽,期待透過影像產出過程和手法的自我詮釋,傳達科學世界多樣化的路徑,拓展大眾探索知識的視野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