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回顧

2019-07-13~ 2020-02-16
本次「浮光≒謎離」特展,展出第四、五屆科學攝影得奬作品。拍攝主題以昆蟲與蜘蛛最多,其次是動物拼圖、天文、水下與海洋、物理與化學、植物與真菌、微觀世界等。
誠如老子云:「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面對宇宙萬物的誕生與湮滅,攝影者以時空平行之眼,尋找不同尺度生命交錯的瞬間,掌握穿眼鏡頭的光影角度,試圖解開混沌無明的科學謎語。

2019-06-28~ 2020-03-08
特展以潮間帶為交界線,從鯨的擱淺做為人鯨相遇的起始點,帶入鯨與人的故事與相互關係。展場空間將分為「人與鯨的最初相遇」、「從陸地到海洋」、「從海洋到陸地」、「鯨人相遇現在式」、「台灣中部河口生態區模型」五個主題區塊,讓觀眾深入了解人鯨互動的故事。

2019-06-01~ 2019-07-31
豆科植物為僅次於菊科及蘭科,為顯花植物的第三大分類群。世界上估計有770屬19,500種,多數為有用的植物,以糧食資源之觀點來看,其重要性僅次於禾本科植物,且為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質和油料來源。豆科植物除供作糧食外尚可作為飼料、牧草、綠肥、覆蓋、庇蔭、水土保持、纖維、林木、木材、單寧、染料、樹脂、樹膠、香料、香辛料、藥用、殺蟲劑、毒劑、燃料、蜜源、蔬菜、果樹及觀賞等多種用途。

2019-04-23~ 2019-09-29
展出高齡84歲的「南極先生」池田宏(Hiroshi Ikeda)先生赴南極24次拍攝的作品,包含冰川、冰山自然景觀與南極島上可愛的企鵝。除了讓大眾有機會一睹南極風采,也希望藉由展示喚起大眾共同守護地球環境的意識。除了攝影作品,展場特別設計企鵝拍照區供民眾合影。

2019-03-13~ 2019-05-20
展覽以「高齡」為內容,由臺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從國外引進獨有的對話互動型態,透過甄選募集28位高齡引導員,展期間每半小時引領民眾參觀,帶領觀眾探討老與生死的議題。

2019-01-30~ 2019-10-20
植物是陸生生態系的最主要生產者,種子則是遺傳多樣性的主要方式;
種子和果實演化至今,以各式各樣的形態來達成傳宗接代與適應環境,種子的傳播展現了生命的神奇。民以食為天,種子糧食的育種與保育與我們息息相關,而有些種子家族則被當作民族使用和藝術品。大自然的寶石與我們的生態圈息息相關,讓我們對永續利用做好準備。

2019-01-23~ 2019-06-09
喜迎豬年,智防豬瘟!從神話到生活、從文學到科學,將豬的大小事透過互動有趣的豬玩具、豬影片等展示介紹,並納入口蹄疫與非洲豬瘟知識,讓前來參觀的民眾了解豬病,一起防堵非洲豬瘟進入臺灣!

2018-12-26~ 2019-10-13
科博館館近五年內收到死於車禍的石虎標本已經超過20件,數量驚人。有感於石虎正在面臨急迫生存威脅,需要援助,且花博主題亦將石虎議題納入重要元素,科博館推出《石虎的美麗家園》特展,希望以活潑而多元的內容,吸引民眾共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