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覽回顧

2017-11-15~ 2018-05-20
本特展以法醫學之父-宋慈所著世界最早的法醫鑑識專書-洗冤集錄為本,貫古穿今結合古代鑑識智慧與現代鑑識科學介紹給民眾,並透過特展的故事內容與寓教於樂的動手操作展品及模擬展示,將反毒、廉政和防罪的知識與觀念傳遞給民眾。

2017-11-07~ 2018-10-31
「超‧實境-虛擬時空奇幻歷險展」是本館精心策劃,有別於傳統靜態展示的數位科技體驗展,本展覽運用「光雕投影」「虛擬實境」、「擴增實境」、「體感互動」、「沉浸體驗」等數位互動科技,創造出真實與虛擬融合的科幻世界,重現億萬年前的地球生態,展現生命演化過程的生物多樣性,打造結合趣味探索、數位創作及虛實合一沉浸體驗的奇幻樂園。

2017-07-08~ 2018-01-07
以「等待>祕鏡」為展示主題,因得奬的作品,多是經過長期觀察、假設、實驗或操作等種種等待,始攫取到按下快門的精彩瞬間。拍攝主題宏如宇宙星辰,微如孢粉細胞,涵蓋天文、地質、生物、理化、醫學和環境生態等領域現象,又以節肢動物所占比例最高。並藉由研究分析的過程,歸納出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

2017-06-28~ 2018-03-18
《象群特展》中展出了這30年來的古象化石收藏,從數萬年前各式各樣的大象化石中,去了解大象家族的起源發展、多樣奇異與遷徙分布。另外特戰初還設計了趣味性的互動裝置,體驗大象體重有多重?一頓飯要吃多少食物?還有相當特殊的象骨屋,是早在數萬年的人類,以長毛象的骨骼搭建而成的小屋還有象牙產製品。

2017-05-16~ 2017-12-24
本次展覽簡約介紹了索羅門群島資源植物調查暨植物誌編纂計畫的緣起、索羅門群島位置、植物生態景觀、植物物種的多樣性、活體保存介紹、乾燥標本介紹及目前成果,為了加強大家對索羅門群島的印象,左以一些當地文物、風俗、食物等等,希望您能到此一遊後對索羅門群島留下一些印象,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去到這一南太平洋的珍珠島嶼。

2017-04-26~ 2017-10-01
展場規劃六大主題,首先以敦煌的歷史、地理與地質為序,再探石窟分佈、開鑿過程與建築形制。第三單元將展示石窟內的藻井、邊飾與花磚等建築裝飾,然後進入以壁畫、塑像和複製洞窟為主的精彩主題內容。第四單元介紹石窟內的寶藏,呈現藏經洞所發現的經書、文獻與文物。第五單元陳述敦煌石窟歷經的浩劫與重生歷程,敍說敦煌石窟如何從無人管理的狀態,發展成現今世人研究中古時期文化的重要藝術寶庫。最後第六單元著重在石窟之修復與保存,並敦請臺灣師範大學張元鳳教授協助建構壁畫臨本修護工作室,讓民眾瞭解修復的工序、成果及其重要性。

2017-03-31~ 2017-06-25
火鶴花特展的展場在植物園特展室,而花藝設計的展場除在植物園的大溫室外,還擴展至科博館本館二個主要入口處,大型火鶴花設計作品非常吸睛。從植物自然生態到裝飾藝術,具簡約風格或奢華時尚,無限的想像空間,由花藝設計師應用各種元素,創出多元的設計作品,將帶給觀眾繽紛的視覺饗宴。科博館生物學組科長嚴新富表示,本次持展已蒐集超過100品種的火鶴花活體,在特展結束後,將會在植物園大溫室建立一個火鶴花品種展示區。

2017-01-25~ 2017-04-23
秋海棠屬(Begonia)植物是開花植物第六大屬,約有1,800種,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形態多樣、葉形奇特、花紋美麗多彩,不乏極具觀賞價值的種類但常因棲地破壞而滅絕。因此科博館自2003年起,與中央研究院彭鏡毅博士合作,進行野生秋海棠的活體蒐藏,本次展覽特別挑選10餘種彭教授所發現,且具有觀賞價值的種類與觀眾分享,其中許多產自喀斯特地形的洞穴物種,特別具有生態、演化和科學研究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