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S(Science On A Sphere),中文頁面譯為「小球大世界」。此劇場位於本館地球環境廳地下一樓開放空間,免費參與的定時定點解說活動,每個開館日09:00太陽與行星、11:00颱風與颶風、14:00火星任務、15:00變動的地球共4場次,單場時間約30至50分鐘。SOS由4臺投影機,與一顆直徑173公分的球體銀幕組合而成的地球科學教學推廣利器,適合對大眾講述科學資訊。
其資訊來源是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以及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近半世紀以來對全球海洋、大氣和太空探索研究成果彙整而成。其系統資訊主題包含大氣、陸地、海洋、天文等資訊,更遠甚至包含太陽系的成員,盡收於此,不必花大錢就在館內可見的大知識庫,邀您一同探索。 洽詢電話:04-23226940轉353或346
天文觀測需要清朗澄淨的大氣,和萬里無雲的晴夜,青藏高原五千米以上的環境就可以提供這樣世界級的天文觀測條件,但是平地的人們卻無法長期在高原上生活,因此我們結合了尖端科技和基礎科學,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遠距遙控天文臺,藉著衛星通訊,使用遠距觀測的方式,從科博館就可以觀賞高原的現地環境,和操控高原上的天文設施!展示中定時放映短片,介紹工作團隊前往西藏阿里地區,架設天文臺、太陽能電站和衛星天線的艱苦過程,也包含了青藏高原大山大水的壯麗景觀,以及西藏地區豐富的人文風貌。
開館日10:00及16:00兩場次於本館地球環境廳地下一樓。
活動場次時間10分鐘前開始受理報名,入館觀眾(每場次最多40位)直接前往本館生命科學廳大廳報名參與。
解說服務
導覽解說是本館展示物件與觀眾之間溝通的橋樑,透過解說人員的引導,觀眾得以瞭解各展示主題之規劃理念及展品所代表之意涵。
團體預約導覽、 特展定時解說、 假日主題解說、 SOS劇場解說、 青藏高原天文臺遠距觀測、 芝麻開門解說活動
團體預約導覽
團體觀眾可於活動 8天前網路預約解說人力並選擇解說區域,臨時解說服務則請先至服務臺洽詢。
- 對象:一般團體或學生團體(每團次約容納40位)。
- 導覽時間:每場次約30-40分鐘。
- 預約方式:週二至週五與假日的公告時段受理團體(15人以上)預約,請於活動8天前【上網預約】。
- 導覽內容:包括本館科學中心、生命科學廳、人類文化廳及地球環境廳各常設展廳,亦可以深度解說之方式對特定主題作詳細介紹。
假日專題解說 (每週六、週日及國定假日)
水運儀象臺
...... 16:00
由介紹渾儀、渾象及報時木閣等天文、時間觀測儀器的操作,說明古人運用機械原理的發展歷程。
集合地點:人類文化廳一樓水運儀象臺。
......11:00
說明恐龍的定義、分類、家族、竊蛋龍的故事、恐龍與鳥的恩恩怨怨及其他觀眾常感興趣的恐龍議題內容。
集合地點:生命科學廳 眾妙之門入口處。
...... 15:00
介紹「大王魷魚」的生存環境、運動方式、食性與天敵,並了解其他頭足類家族成員及各種不同的身體構造。
集合地點:地球環境廳一樓大王魷魚。
...... 9:30
介紹大象家族特殊的身體構造、運動及牙齒生長方式,並了解「古菱齒象」的故事。
集合地點:陽光走道古菱齒象。
...... 14:00、15:00 (110/3/6至110/7/31每週六、週日)
故事主角因為外觀奇特而遭遇嘲笑與戲弄,經過其他配角們的扶持與鼓勵,主角最終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呢…
本繪本為阿美族神話故事,蘊含了深刻的自然觀察與期待人們善良互助的寓意。
集合地點:人類文化廳2F臺灣南島語族展廳入口。
SOS劇場解說 因施工之故,自110年4月6日起暫停
其資訊來源是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以及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將近半世紀以來對全球海洋、大氣和太空探索研究成果彙整而成。其系統資訊主題包含大氣、陸地、海洋、天文等資訊,更遠甚至包含太陽系的成員,盡收於此,不必花大錢就在館內可見的大知識庫,邀您一同探索。 洽詢電話:04-23226940轉353或346
青藏高原天文臺遠距觀測 因施工之故,自110年4月6日起暫停
開館日10:00及16:00兩場次於本館地球環境廳地下一樓。
芝麻開門解說活動
日期 | 星期 | 上午(10:00)主題 | 下午(14:00)主題 |
---|---|---|---|
4月2日 | 五 | 中國醫藥 | 芸芸眾生_凍原、溫帶林及稀樹草原 |
4月3日 | 六 | 恐龍 | 演化步道 |
4月4日 | 日 | 漢人的心靈生活 | 古代人說故事 |
4月5日 | 一 | 彩色世界 | 鳥類與飛行 |
4月10日 | 六 | 臺灣南島語族 | 生命的起源 |
4月11日 | 日 | 哺乳動物的演化與適應 | 生老病死 |
4月17日 | 六 | 農業生態 | 數與形 |
4月18日 | 日 | 人類的故事 | 科學中心四樓 |
4月24日 | 六 | 芸芸眾生_臺灣自然生態 | 恐龍 |
4月25日 | 日 | 中國醫藥 | 科學中心三樓 |
5月1日 | 六 | 古代人說故事 | 芸芸眾生_臺灣自然生態 |
5月2日 | 日 | 臺灣南島語族 | 中國科技 |
5月8日 | 六 | 哺乳動物的演化與適應 | 植物的演化 |
5月9日 | 日 | 鳥類與飛行 | 漢人的心靈生活 |
5月15日 | 六 | 生命的起源 | 數與形 |
5月16日 | 日 | 恐龍 | 科學中心三樓 |
5月22日 | 六 | 彩色世界 | 農業生態 |
5月23日 | 日 | 中國醫藥 | 人類的故事 |
5月29日 | 六 | 生老病死 | 中國科技 |
5月30日 | 日 | 芸芸眾生_哥斯大黎加雨林 | 哺乳動物的演化與適應 |
6月5日 | 六 | 古代人說故事 | 漢人的心靈生活 |
6月6日 | 日 | 臺灣南島語族 | 數與形 |
6月12日 | 六 | 彩色世界 | 植物的演化 |
6月13日 | 日 | 哺乳動物的演化與適應 | 鳥類與飛行 |
6月14日 | 一 | 人類的故事 | 農業生態 |
6月19日 | 六 | 中國醫藥 | 生老病死 |
6月20日 | 日 | 古代人說故事 | 中國科技 |
6月26日 | 六 | 生命的起源 | 恐龍 |
6月27日 | 日 | 芸芸眾生_沙漠、紅樹林、加拉巴哥群島 | 科學中心四樓 |
2021 / 04 / 0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