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南島語族逛展區
近年來官方認定的原住民族群數目由原有的9族,增加為邵族、噶瑪蘭、太魯閣、撒奇萊雅、賽德克、雅美、布農、泰雅、賽夏、鄒族、阿美、卑南、魯凱、排灣、拉阿魯哇,以及卡那卡那富等16族。因此,本展示嘗試在歷史與舊傳統的基礎上,整合臺灣南島語族的新生命,以呈現臺灣文化的多樣性,與凸顯臺灣文化的獨特性。
「臺灣南島語族」展示更新將積極的呈現「臺灣南島人從哪裡來?又往哪裡去?」、「臺灣南島語族文化多樣性的社會意涵」、「當代的社會文化遺產及其創新」等主題,藉以促進社會大眾對臺灣南島語族與文化多樣性的理解。並以新的視野,更新與擴充現有之展示方向與內容,運用新的展示與教育媒介,讓國人對「臺灣原住民文化」的動態發展與「南島語族文化與大洋洲」之間的關聯性,獲得更為深入、更正確的認識。
結合近十幾年研究成果,本區提供臺灣南島語族的起源、各民族分佈與簡介的新資料。臺灣南島語族之於世界南島語族的重要性,不僅是學術研究層面,更重要的是臺灣的南島語族文化之實踐,一直在這片土地上不斷地產生新舊文化的融合、複製、再現。其中最明顯的文化特色之一是原住民各族群對於人有不同的觀念,本區以投影片介紹各個族群獨特的面貌與歌謠曲目、儀式活動等。在各族傳統樂聲中,投影片一張張遞換,特殊的儀式活動場面與色彩、形式特殊的傳統服飾映入眼簾,以視覺的刺激,傳達各族文化特色,也串連起人與人生活中的互動。
臺灣的自然環境有平原、丘陵、高山,氣候帶變異性亦極大,多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不同的文化與適應方式。縱橫於高山的族群為泰雅族、布農族、鄒族、賽夏族、排灣族、魯凱族、太魯閣族、卲族、賽德克族。集居的、大型的平原聚落代表族群為阿美族、卑南族、噶瑪蘭族、撒奇萊雅族。濱海聚落代表族群為蘭嶼的雅美(達悟)族。此區以大型的聚落空間模型介紹人類生活與自然生態的協調性,更完整的說明人與自然的關係。並透過鄒族、魯凱、雅美(達悟)三族的家屋模型,以主屋內部配置與周圍環境的介紹,更細緻地呈現人們生活空間配置概念。
家屋內部空間是原住民族群宇宙觀之縮影與再現。空間觀點也可清楚突顯人與超自然、族群組織生活的序列問題。家是排灣族社會組織基本單位,展場中建造傳統排灣族貴族家屋前半部,透過石舖前庭榕樹、石垣司令臺與豎立象徵頭目貴族身份的石柱像,家屋內部空間配置、生活物件擺設陳列,期以生態式展示創造身歷其境的參觀經驗。
臺灣南島語族的宗教信仰多為祖靈信仰與萬物有靈的多神信仰。他們有著對祖靈庇祐的虔誠,也有對惡靈的懼怕;有無所不在的精靈信仰,也有階級分明、各有職司的神靈系統。階層化社會的信仰體系,即具有龐大神祇系統、諸神各有職司。展場中物件是其信仰體系的具體呈現,與祖靈崇拜、儀式相關;排灣族的陶壺是祖先居住之處,陶壺上的百步蛇被認為是祖先的化身;作為儀式用具的巫師箱,外部雕刻著百步蛇紋與人頭紋,箱內裝小刀、串珠、獸骨、鐵片等器具,施行不同巫術時使用不同器具。
臺灣山地氣候從溫帶到熱帶變化範圍極廣,野生與栽培植物種類頗多,臺灣南島語族的生業方式有採集、狩獵、山田燒墾。本區展出的編籃用具可用於採集與農業,大小、型制因功能不同而變化。狩獵與捕魚工具也是臺灣南島語族生活重要器具。濱海而生的雅美(達悟)族,他們食用近百種魚類,對於魚類有其一套獨特的分類方式,也因而發展出不同的食盤來盛裝;且漁船建造、落成、捕魚祭儀對其而言有相當重要性,而漁船從船身製造到各種雕刻紋飾再再表現其工藝技術與藝術表現。
此展區運用多元類型的文物闡述臺灣南島語族豐富多樣的生活方式,及其如何在物質生活上以不同的形式、色彩與各種裝飾表達社會關係的象徵意義。華麗多彩的服飾所呈現的不僅是各具特色的刺繡染織、綴飾與珠工,更蘊涵族人在部落社會所扮演的身分角色;各型各類的食具與樂器等生活用品,可看出各族工藝技術的獨特性,也顯現如何運用自然的方式,作為社會文化運作脈絡的表徵。這些物質文化除了實用的功能之外,也訴說一個特定社會特殊的情感、理想、社會關係與價值。
幾百年來許多人對臺灣南島語族仍停留在淺層的印象-絢爛的服飾、歡樂的歌舞、豐富的祭典並沒有讓彼此真實的相遇。此區藉由寫實紀錄影像、動畫、圖片、文字等,配合精確的多框時序剪接構成,以豐富的多媒體形式呈現多元族群的多樣議題,並運用先進的影音技術規劃建制祭儀的連線,突顯當代原住民的生活樣貌,更進一步深入探討二十一世紀的南島語族面臨文化保留與認同,及適應現代社會之間平衡的問題,看看他們如何以不同方式詮釋外來的政治、經濟、宗教力量的影響,提供我們看待人、他人與自然間的不同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