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科學攝影得獎作品
無界∞鏡相:第6+7屆科學攝影特展
百里獎(優選)
廖哲葦 (臺灣)
大江獎(優選)
陳惠珠 (臺灣)
拓凱獎(優選)
賴露釧 (臺灣)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
曾慶瑀、曾慶禓 (臺灣)
鄭哲安 (臺灣)
佳作
陳惠珠
尿遁
Fluid Escape
「五色鳥」為臺灣普遍留鳥,分布區從平地至2500公尺,每年的4-8月,選擇適合的樹木或枯木啄洞築巢,繁衍下一代。「蟬」專門靠吸食樹液維生,當吸進大量樹汁後,身體會變得笨重,遇到緊急情況時,會本能地將體液排出體外,減輕體重以利逃跑。本組照片記錄五色鳥親鳥,正準備衝入樹洞育雛,剛好有兩隻蟬在樹洞附近活動,目睹五色鳥朝自己方向衝過來,情急之下立即排液減輕體重,以利逃脫。
詳細內容
賴露釧
天造乎人為乎
Fish-Created Landscape
梅雨季開始,吳郭魚也進入了繁殖期。為了順利繁衍下一代,雄魚會用嘴巴把河底的砂石,仔細地叼開,最後「挖」出一個剛好只能容納牠自己和另條母魚的凹洞;雌魚進入後產了卵,就在這裡把卵含在口中孵化下一代。在乾旱缺水的情況下,整個魚塭遍布一個一個凹洞,蔚為奇觀。
詳細內容
廖哲葦
繽紛自然牙。秋收(圖ㄧ)/夏夜(圖二)/冬藏(圖三)
Colorful Teeth
光線經過三稜鏡後,因不同色光折射產生虹光,如同彩虹形成的原理。將自然牙製作成1.0-0.3mm厚度切片後,透過雙重偏光攝影原理,捕捉自然牙的牙釉質晶格,在光線穿透後產生色散的虹光影像。圖1為後牙臼齒切片;圖2為光入射角度較低時產生如星空般的折射;圖3是影像軟體負片效果,強調牙本質和牙釉質不同之層次結構,以及光學性質。
詳細內容
曾慶瑀、曾慶禓
最佳拍檔:螞蟻與蚜蟲
Best Partners :Ants and Aphids
蚜蟲就像螞蟻圈養的小乳牛,透過蜜露建立起共生關係。蚜蟲吸取植物汁液後,排泄物含有豐富糖類,稱為「蜜露」,是搭起兩物種間友誼橋樑的關鍵。螞蟻會用頭上觸角輕輕拍打蚜蟲的腹部,刺激蚜蟲從肛門排出「蜜露」。嗜甜如命的螞蟻怎能抵擋如此美食誘惑!當天敵獵食蚜蟲時,螞蟻會適時挺身而出擊退天敵,確保蚜蟲之安全。 自然界中跨物種進行結盟,彼此各取所需,螞蟻與蚜蟲可稱為「最佳拍檔」。
詳細內容
鄭哲安
華麗的影像殘留
Colorful Afterimage
這張雲眼斑螳螂影像,是和父親花了一段時間實驗出來的。主要利用相機慢快門和手電筒補光,透過手電筒的照射,移動相機,雲眼斑螳螂的翅膀,形成如彩虹般的色彩和線條,相機往左移將它的殘影從右至左拖曳,進而留下螳螂翅膀顏色的殘影。
詳細內容
大江獎(優選)
拓凱獎(優選)
百里獎(優選)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
目錄 Contents
全部
百里獎(優選)
大江獎(優選)
拓凱獎(優選)
廣達青少年特別獎
佳作
蔡岳霖
20200621日環食
黃盈碩
影子遊戲
詹榆芃
天空調色盤
黃紹誠
星夜之夢
林聖翰
日全食與日冕
陳朝宇
銀河下的屹立攝影者
李倬仁
掠過台中市的 NEOWISE彗星
黃紹誠
仲夏夜之舞
更多作品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