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Search
選單
:::
網站總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我的訂閱
表單填寫記錄
影像下載服務
會員登出
English
全站搜尋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推廣
關於園區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墾丁天文台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今日休館
11
26
星期三
09:00
|
17:00
27°C
普通
今日開館
活動行事曆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宣導-公車篇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宣導-餐廳篇
線上購票
:::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學習推廣
科學園地
點選喜歡
0
點選喜歡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調整閱讀文字大小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分享社群
:::
科學園地
Science Corner
車籠埔斷層與921地震
連結
兩岸地震遺址保存與利用的現況
921地震教育園區斷層剖面挖掘保存史(一)
集集地震「知」多少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五)- 與集集地震有關的橋的故事2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五)- 與集集地震有關的橋的故事1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四)- 看圖說故事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三)- 地震預警科學進程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二)
二十年前的那個地震(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槽溝崩坍歷史事件回顧
三探竹山槽溝─揭露地質構造變化之謎
車籠埔斷層就是集集大地震的地震斷層?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的學術價值及研討會回響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隆重開幕
臺灣地震
連結
關山地震、池上地震 與民國4 0年的玉里地震
臺灣地震大數據(一):回顧2015年
西元1781-1782年 海嘯與海底山崩的 關聯
長途地震波通道―隱沒板塊
淺談臺灣歷史海嘯與爭議
臺灣地震震度之起始與更迭
我國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的劃設意義
臺灣的歷史海嘯
「總統級」的地震提問
小年夜的震撼彈─美濃地震初探
春遊的意外發現―泰安舊站的震災復興紀念碑
2018花蓮地震之我見
「連震四月天」-我們是否記取集集地震的教訓?
回顧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
陷落諸羅十萬家─1906年梅山地震
找尋失落的1862年臺南地震
從廟宇史料回顧1848年彰化地震
地質相關
連結
新臺灣之光―高比率連接陸地的海底峽谷
沉積物的輸送管道―海底峽谷
走春觀眾的提問―火成岩的前世今生
隕石隕石 亮晶晶???
日本地震
連結
25年前的阪神地震與129年前的濃尾大地震
淺談日本南海地震之海嘯防災
日本阪神淡路大震災20週年─北淡震災記念公園見聞
防災知識
連結
「災防小先鋒, 斷層知識通」 特展2
「災防小先鋒, 斷層知識通」 特展1
影響臺灣最久遠的地震儀―大森式水平地震儀
和地震波搶時間─談地震預警
誰說房屋非得緊抓地面?─淺談建築基礎隔震
遭遇地震,醫院如何持續運作?
摩天大樓的制震「護身符」─調諧質量阻尼器
地震避難自救的迷思─「生命三角」沒說的事
屹立不搖已是神話?-漫談建築物耐震設計
環境保育
連結
一棵開花的「塑」―海廢的新姿態
它從海上來―澎湖的海漂垃圾
推薦書籍與電影
連結
防災互動立體書:地震!別怕!
地震災害電影:加州大地震
2024/08/07 更新
×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