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周邊景點
Attractions

紫南宮

明清時期,先民陸續從濁水溪一路往內山,部分人開始定居在林圮埔(現在的竹山),緊臨濁水溪,逐漸成幾處聚落,由於深入內陸,與當地原住民的生活領域相當接近,經常與之衝突,為求庇佑,由社寮與後埔仔兩地的村民發起募款,並於清乾隆十年(1745年)建廟。裡頭供奉福德正神(土地公),內有百年石製香爐及石頭公。 過去因為人民困苦,紫南宮以急難救助及扶助居民的精神,開放社寮地區居民,向土地公求取「福德金」,其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居民生活上的經濟週轉,以及社區子弟在創業上的經濟協助,由於社區子弟因求取福德金,在外地創業並有所成就,雖是小廟,但據傳非常靈驗,故也吸引了外地朋友向紫南宮土地公求取福德金的熱潮,信眾也逐年的增加。 直至今日,靈驗的「發財金」、獨特造型的七星級廁所已成為紫南宮吸引人群的特色,因此每日從各地前來祈求及還願的人絡繹不絕,尤其假日更是摩頂放踵、人山人海。

紫南宮
紫南宮
求發財金
求發財金
竹筍意象建築
竹筍意象建築
集集小鎮

集集是個以鐵道觀光聞名的小鎮,依山傍水,風光綺麗,擁有濃濃小鎮風味,順著台16線往集集的路上,兩側有著七十多年前種植的樟樹,綠樹成蔭,交錯成疊,好似綠色的隧道,這段優美的公路也成了一般人對集集第一個會想到的印象風情。 進入小鎮後可以聽見火車的汽笛聲,在山與風間迴蕩著,位在集集支線鐵路上的集集火車站,建於1933年,以純檜木建造,具古樸風格,是全臺少數仍存在的木造火車站,是為觀光旅遊中著名的攝影景點。在集集老街上漫步,細細感受昔日風情,位在附近的明新書院,建於1885年,在清末時期,以孔子學說為教學主軸,內供奉文昌帝和紫陽夫子,是附近第一所免費的私塾,書院內陳舊的桌椅、器具,細細散發著古色古香的氣息,讓人不禁思古幽情。 位在八張街上的武昌宮,曾遭遇921大地震而整座倒塌。現今重建之武昌宮旁仍保存倒塌的舊寺廟,作為921大地震之紀念,成了集集特別的景點之一,遊客可到此感受當年地震威力之強大。集集附近的景點還有集集大山、集集攔河堰、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台灣水資源館、水里蛇窯等地。

九二一大地震遺跡之一-集集武昌宮
九二一大地震遺跡之一-集集武昌宮
經濟部中部水資源局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外觀圖
經濟部中部水資源局集集攔河堰管理中心外觀圖
震災重建後集集火車站
震災重建後集集火車站
車埕火車站

車埕位於南投縣水里鄉明潭壩頂下方,在日據時期曾經因興建發電廠以及木材業而興盛一時,人車總是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使得水里車埕一帶被稱為「小台北」,可見車埕當時的繁華盛況。當政府在1995年起禁止伐木後,叱吒一時的木業公司也跟著關門,車埕也漸漸落沒,繁榮不再。 車埕火車站建於日治時代,車埕站是集集支線鐵路的終點站,車站有一段時間因木業產業的沒落,人口逐漸外移,使得車埕成為僅七百多人的小村落,於是車埕站雖有站亭、有月台,卻無人管理,顯得落寞寂寥。現在的車埕站風貌,是經歷921地震的嚴重毀損後,使用原木重建而成的,連站前的空地也使用原木鋪設。坐火車到訪此地,最特別的是到站後一下車,四面環山的美麗景色馬上迎面而來。 現在的車埕已匯集木業文化、鐵道文化、電力產業文化、酒莊產業文化和觀光休閒農業,成為一個有古蹟懷舊與人文氣息特色的示範社區(車埕聚落),車埕火車站也因遊憩與教育功能的提昇,再度活躍起來受到民眾的歡迎。

水里車埕火車站附近地點
水里車埕火車站附近地點
水里車埕水景
水里車埕水景
水里車埕火車站正視圖
水里車埕火車站正視圖
2022/12/06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