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莖闊苞菊搜主題
本館植物園中央有個大水池,當初設計時希望營造出海洋意象,所以池底是有層次的水藍色,並用造浪機製造波浪。後來九二一地震造成設備毀損,造浪機被移除,水池也從單純表現海洋意象轉變為水生植物池,展示著各種型態水生植物。
十多年前開園時樹未成蔭,在樹冠沒有鬱閉情況下,許多好強光而散播力強的植物就不請自來地到這裡定居,有些植物在樹蔭逐漸濃密後逐漸從植物園的舞台上消失,甚至永遠退出這個舞台。 大自然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已經消失的不代表沒有機會再次出現。雖然說間隔多年的再次復出讓人驚喜,卻也讓人感嘆世事變換的難以預測。
當年池邊除了館方刻意栽植的馬鞍藤(Ipomoea pes-caprae(L.)Br. subsp. brasiliensis(L.)Oostst.)、海埔姜(Vitex rotundifolia L. f.)與乾溝飄拂草(Fimbristylis cymosa R. Br.)之外,最多的就是不請自來的「翼莖闊苞菊」,數量多到讓人以為是刻意栽種。像這樣不需特別照料就能生長良好的植物,應該會很受草創初期的園子歡迎。但植物園當初設定是以展示臺灣低海拔「原生植物」為主,遠從北美洲來的翼莖闊苞菊無論再怎麼這裡的環境,總是外來種,只能隨著樹蔭擴大而逐漸衰退,最後在沒人注意的時候,從這裡消失。
沒想到今年暑假後,翼莖闊苞菊再次登上植物園舞台,雖然一開始只是小小的兩三棵,但是它莖上面那些片狀的翼實在是太明顯,所以很快就被認了出來。再次出現,它已經不復過去的張狂,只是在眾多水生植物中求得一小塊生存的空間,靜默地在池邊生長。
最近,這幾棵翼莖闊苞菊開花了。其實早些時候就注意到它的莖頂出現一個個小圓鈕扣狀的未成熟花序。或許因為這一粒粒的小扁圓球看起來有點可愛,所以常常還沒開花就被摘走了,所以到現在才能到它的花開放。
翼莖闊苞菊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Pluchea是為了紀念法國博物學家Abbe Noel-Antoine Pluche(1688-1761),而用其姓氏締造而來。種小名sagittalis是「鏃形的」、「箭形的」的意思。雖然中文中的「鏃」有時與「簇」通用,但拉丁文中這兩個字並不會被混淆(「簇生的」為fascicularis),所以這裡指的是外部型態中某部分為「鏃形的」,並不是這種植物某個部分「簇生」的意思。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