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區
A區參觀路線:鸚鵡園→貓頭鷹園→涉禽園→珍禽園→雨林園→犀鳥園→本土教材園→梅鶯園→森林溜滑梯(森林步道)水禽園→鴕鳥→猛禽區→回程。
用自然營造的鸚鵡生活,園區致力打造兼具教育與保育功能的生態基地,近年更導入「自然解方(Nature-based Solutions, NbS)」的精神,運用自然素材取代人造資源,讓環境更貼近原始樣貌,同時減輕對生態的影響。
全新升級的鸚鵡園,不只是可愛鸚鵡的家!我們以樹枝、原木、石頭與再利用的椰子殼等天然素材,逐漸取代冰冷的人造設施,營造出如森林般的自然棲地,讓動物自在生活、觀眾沉浸其中。
讓我們用自然說故事,讓保育深入人心。
從貓頭鷹習性出發!
園區近期完成的整建工程,這一次,我們不只是翻新展示空間,而是從 動物福祉 出發,引入「自然解方(NbS)」的理念,打造更貼近牠們真實需求的環境。
為了符合夜行性的習性,降低走廊光線,並設置感應式燈光,既照顧觀眾安全,也營造屬於貓頭鷹的幽暗氛圍。玻璃窗改為黑色網目結構,減少反光干擾,也讓視野更清晰。
在棲地設計上,大量使用自然素材:枯木、竹材、原木棲架,不僅能攀附、磨爪,也能安心隱藏或休憩。高低錯落的棲架,讓牠們能自由選擇最佳角落。
這樣的改造,不只是空間的變化,而是一次「從牠們的眼睛」看世界的嘗試。歡迎走進貓頭鷹園,用心感受這份來自自然的平衡與共生
本區以紅鶴為主,並展示著斑頭雁、美洲鴛鴦、鴛鴦等鳥禽。
有注意到嗎?紅鶴覓食時,是用具櫛狀構造的嘴喙上下顛倒地伸進水裡或爛泥中,撈食經過泥水中的小魚蝦或藻類。
本區屬於小型展示籠舍,展示世界珍稀鳥類為主,包括夜間小王者-鵂鶹、鳥界好爸爸-布萊斯犀鳥、氣勢非凡的雙角犀鳥、熱帶角鴞、黃嘴角鴞與臺灣畫眉等。
可近觀布萊斯犀鳥、噪犀鳥與銀頰噪犀鳥在玻璃帷幕內,時而飛翔,時而於棲架上梳理的自己的羽毛,展現獨特風采。
本區展示以臺灣本土及植物生態為主題,例如:臺灣特有種-藍腹鷴、翠翼鳩、珠頸斑鳩、灰林鳩、金背鳩等,構築出鳥類、兩棲類及昆蟲能融洽共存的自然環境。
本園匯聚臺灣與鄰近地區的繽紛鳥類,臺灣特有種-臺灣藍鵲及他的鄰居大陸藍鵲、活潑聒噪的八哥、婉轉歌唱的臺灣畫眉與黑喉笑鶇,還有艷麗的紫嘯鶇及聰明靈巧的喜鵲。
本園精彩呈現多樣水鳥,神祕優雅的埃及聖䴉、絢麗多彩的美洲鴛鴦、警覺敏銳的埃及雁以及性格潑辣的中國鵝。
陶醉在似侏儸紀公園的森林步道(福州杉林)及珍稀蕨類中
森林溜滑梯更是小朋友們的遊戲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