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主題
Rabies狂犬病
本作品以兩幅圖像交互呼應,展現菱角與菱角鳥之間的生態共生與保育意義。第一幅聚焦菱角植物的形態結構,呈現浮葉、葉柄、根、莖,以及果實結果的變化過程。第二幅則描繪菱角鳥在菱角田間的育雛行為,並以結構細節如延伸的尾羽、翅膀飛羽特徵與長腳趾形態來揭示其適應浮葉環境的演化優勢。 菱角田因其豐富的水生昆蟲與浮葉植物而成為了菱角鳥覓食、築巢與育雛的重要棲地。希望藉由菱角田與菱角鳥的生命互動,喚起觀者對濕地保育的關注與珍惜,進而提醒人們:濕地不僅是農業生產場域,更是一處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舞台。期盼透過科學呈現與藝術美感結合,讓更多人理解並珍惜這菱角田所象徵的人與自然共生的生命系統。
使用鉛筆、彩色鉛筆、代針筆繪製圖像,文字說明部分以電腦排版完成。
1. 農業部-食農教育整合平台https://fae.moa.gov.tw/map/food_item.php?type=AS01&id=320
2. 官田菱雉菱https://jacanachestnut.weebly.com/
3. 維基百科
評審一:鳥蛋的繪法不夠精準。
評審二:畫面豐富,菱角圖與文字間可再多點空間。水雉列印後顏色過深稍微可惜。
評審三:將生物與環境和人類的互動表現出來;也將菱的開花主結果過程畫出(在同一株上)很有巧思。
專業人員:筆觸掌握良好,線條流暢,充分呈現菱角生長的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