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短耳鴞
搜主題

  • A區/貓頭鷹園
  • 學名:Asio flammeus
  • 英文名:Short-eared Owl
  • 別名:小耳木兔、短耳虎斑號
  • 分類:鴞形目(Strigiformes) 鴟鴞科(Strigidae)
  • 體型:體長35~42cm、體重245~370g
  • 棲地:凍原、濕地、草原和山區森林
  • 食性:以鼠類為食,其他也包括小型鳥類、蜥蜴、蛙類與昆蟲
  • 築巢:濃密草地
  • 繁殖:每年4月至6月,每窩產5~10顆蛋,孵化時間約26~29天
分佈

廣布於全世界除了澳洲與南洋群島以外的各大洲;臺灣分佈於各地的平原濕地,常能在白晝看見,為不普遍冬候鳥。

短耳鴞是臺灣12種貓頭鷹之一,屬中型猛禽,為不普遍的冬候鳥。

棲息在旱地、草生地或河海口,偶爾會造訪機場,甚至市區的重劃區。

在臺灣度冬的短耳鴞為完全夜行性,主要捕食小型鼠類與鳥類,亦有捕食蝙蝠的紀錄。根據衛星追蹤資料,他們主要來自東於俄羅斯境內,最遠甚至自極圈地區而來,在臺灣停留期間為每年11月至翌年4月。

因為全球農地逐漸減少,加上平原環境被大量開發,使得原本數量相當普遍的短耳鴞正快速減少中。

園區收容的短耳鴞為誤觸鳥網的個體,因翅膀受損,已經無法遷徙返回繁殖區域,目前成為生命教育推廣的重要夥伴。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5/05/22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