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亞洲濱棗
搜主題

  • 植物園/海岸林區
  • 2009/10/20
  • 學名: Colubrina asiatica (L) Brongn.
海邊的蛇藤-亞洲濱棗
圖一:果實-亞洲濱棗的果實為球狀蒴果,直徑約7∼9公厘,基部被癒合萼筒包圍
圖一:果實-亞洲濱棗的果實為球狀蒴果,直徑約7∼9公厘,基部被癒合萼筒包圍
圖二:植株-別名蛇藤的亞洲濱棗為蔓性灌木
圖二:植株-別名蛇藤的亞洲濱棗為蔓性灌木

植物園的海岸林區裡,栽種著許多來自於海外的「海漂植物」,這些來自熱帶的植物隨著洋流潮汐來到了台灣土地,遇到適合的環境後就落地生根,成為台灣原生植物的一員。嚴格說起來,台灣只有北回歸線以南地區真正屬於熱帶,這條線以北的氣候屬於亞熱帶,因此許多來自熱帶的種子或果實就算漂到了台灣,北部的氣候對它們而言溫度還是太低,這也造成台灣南部成為許多廣泛分布於熱帶海岸的植物的分布北界,如果有某些個體漂到北邊發芽,數量也不會太多,「亞洲濱棗」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亞洲濱棗」是台灣原生植物中唯一鼠李科濱棗屬(Colubrina)植物。濱棗屬也被稱為偃鼠李屬,屬名是由拉丁文Coluber(蛇)締結而來,形容本屬植物的雄蕊形狀像蛇。濱棗屬全世界大約30種,分布在非洲、美洲、亞洲南部、澳洲北部及印度洋島嶼等地的暖溫帶及熱帶區域,台灣目前只發現「亞洲濱棗」一種,主要產在恆春半島及蘭嶼海岸叢林中,數量不多。

亞洲濱棗原本分布在熱帶亞洲、東非與澳洲北部,如今已經隨著洋流拓散到其他區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亞洲濱棗已經成為當地的入侵種。它大約在1850年左右被引進牙買加栽培,作為藥物、毒魚以及洗滌劑使用,後來逸出野外,擴散到其他加勒比海島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等地。1937年,美國佛羅里達州開始有採集記錄。1950年代初期,出現在美國大沼澤國家公園,開始對當地原生物種造成威脅。

「亞洲濱棗」有蛇藤、Asian snakewood等別名,看過它的植株型態,很容易理解這個名字的由來。它是蔓性灌木,常會依附著週圍較高的植物向上生長,如果沒有支持物的時候便會下垂。台灣民間有作為清熱消腫藥材使用者,採用根或葉新鮮或是曬乾使用,但應用上並不普遍。中國南方省份則有作為園景樹栽培者。

「亞洲濱棗」的英文俗名為latherleaf,照字面翻譯的意思是「泡沫葉」,這是因為它的葉子含有類似皂素的物質。文獻記載,在夏威夷等地除了把亞洲濱棗當藥用植物之外,並會把它的葉片在水中製造泡沫後當洗滌劑使用。

文:廖仁滄/圖:徐家全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