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地瑰寶
大地瑰寶逛展區
即將公開
「大地瑰寶」是國內首座也是唯一大型礦物常設展,精選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30餘年蒐藏的珍貴礦物標本共計約1700件,透過展示將其轉譯為可親近的知識。展覽以礦物原生環境為起點,透過情境敘事呈現礦物的物理特性、化學分類、生長方式與生長環境,呈現博物館獨特的展示美學與科學價值。
運用創新展示手法與多媒體技術,不僅帶來視覺饗宴,更讓觀眾沉浸於大自然的奇妙世界。期待透過此展,喚起對地球資源的關注,進而培養珍惜、愛護與保護自然的意識。「大地瑰寶」不僅是國內外礦物展示與教育的重要據點,更是一場探索地球珍稀寶藏的旅程。
沉浸式體驗:礦坑景觀與多媒體展示💎✨
除了絢麗多彩的礦物標本,展覽更融入礦區景觀設計,打造擬真礦坑場景,並運用文字、影像、互動多媒體等方式,重現礦物的原生環境。觀眾將能從地質演變與人類開採應用的視角,深入理解礦物的誕生與價值,進一步體驗這些來自大地的瑰寶。
展廳規劃八大單元,帶領觀眾從科學、美學及生活層面探索礦物的多樣性與價值:
- 礦物演化:解析地球超過5700種礦物的形成歷程,以及地質條件與生命演化如何影響其多樣性。
- 礦物無所不在:說明礦物如何構成固態地球,並影響地質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
- 晶體對稱之美:探討礦物在晶體結構影響下展現出的對稱性與幾何之美。
- 晶體色澤之美:解析光線與礦物互動產生的繽紛色彩與光澤效果。
- 臺灣寶藏:介紹臺灣孕育的珍貴礦物,如金銅礦、閃玉、滑石,以及以臺灣命名的「北投石」。
- 世界礦區-晶體大觀:展示全球知名礦區的珍稀標本,如巴西與印度的玄武岩晶洞、石灰岩區內的鐘乳石等。
- 礦物世界:依據礦物的化學成分與晶體結構分類,展現來自世界各地的珍貴標本。
- 礦物與生活:從史前燧石工具到現代科技材料,探討礦物在建築、醫療、能源、電子科技及寶石藝術等領域的應用。
礦物與人類文明:科技與美學的交會
自古以來,礦物在人類文明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從遠古石器、金屬冶煉、電子科技材料到寶石藝術,無不與礦物息息相關。展覽希望透過豐富展品與互動體驗,讓觀眾理解礦物對地球環境、生態系統與科技發展的影響,進而珍惜並善用這些大自然的瑰寶。「大地瑰寶」邀請觀眾一同走進礦物世界,探索大地的奧秘與奇蹟!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5/08/1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