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書店禮品
文創商品
餐廳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補助中部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線上博物館
線上導覽
科教影音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蒐藏數量
研究人員與著作
出版查詢
藏書查詢
圖書館服務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線上博物館
場地租借
文創商品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26)
防災教育(4)
環境科學(126)
資訊科技(21)
海洋教育(25)
生命科學(235)
地球科學(67)
人類文化(89)
物理(30)
化學(4)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2)
數學領域(2)
社會領域(85)
自然科學領域(308)
健康與體育領域(15)
綜合活動領域(11)
藝術領域(45)
科技領域(19)
生活領域(10)
環境議題(167)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51)
科技議題(42)
能源議題(7)
原住民族議題(15)
生命議題(10)
法治議題(2)
資訊議題(2)
安全議題(1)
防災議題(3)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26)
閱讀素養議題(1)
戶外議題(21)
國際議題(4)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17)
SDG 4 優質教育(180)
SDG 5 性別平權(1)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5)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7)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1 永續城鄉(15)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0)
SDG 13 氣候行動(9)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61)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147)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1)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4)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26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美學教育
2015科學攝影:自然與藝術之迷特展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第4+5屆科學攝影特展-浮光≒謎離
本次「浮光≒謎離」特展,展出第四、五屆科學攝影得奬作品。拍攝主題以昆蟲與蜘蛛最多,其次是動物拼圖、天文、水下與海洋、物理與化學、植物與真菌、微觀世界等。 誠如老子云:「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面對宇宙萬物的誕生與湮滅,攝影者以時空平行之眼,尋找不同尺度生命交錯的瞬間,掌握穿眼鏡頭的光影角度,試圖解開混沌無明的科學謎語。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郵說昆蟲
特展從學術領域及專業角度,剖析小小郵票在方寸之間,如何反映藝術美學、科學發展與社會變遷等,堪稱微縮版百科全書。《郵說昆蟲》特展共有「成功適應」、「吐絲結繭」、「蜂言蜂語」、「人蚊大戰」及「人蟲共生」5個單元,展出世界各國數百枚昆蟲郵票、近百種昆蟲標本及蠶絲製品。
美學教育
昆蟲
人類文化
博屋瑪之眼特展
美學教育
原住民
花姿飄逸聖誕花藝設計展
美學教育
植物
盆景植物特展
美學教育
植物
EP.9 科畫博物!
結合科學之真與藝術之美,科博館當期最新特展-「科畫博物特展」,帶給你科學與藝術的饗宴!今年張博士特別邀請二位策展人黃俊霖與張瀛之,一起用台語道盡籌備展覽的心路歷程。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古生物
考古
來自亞馬遜雨林的驚艷-火鶴花特展
美學教育
植物
盆栽植物特展
美學教育
植物
盆景植物特展
美學教育
植物
三八女能手-施洞苗族服飾的兩個異想世界特展
苗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中,人口眾多、分布地域最廣的一支民族之一,主要活動於貴州、雲南、湖南、四川、廣西和海南。千百年來,苗族人民對自己的服飾的起源、款式、頭飾、配件、圖紋均賦予深刻的意涵,在服飾中可見文化傳統及歷史痕跡,是研究民族學、歷史學、人類學的重要材料。截至目前為止,服飾仍然是苗族用來區分我群與他群在社會上與文化上界線的方法之一。其豐富繽紛形象和多樣巧思的特色,亦成為世界各地蒐藏家或博物館等機構爭相保存的人類物質文化資產。
美學教育
人類文化
科畫博物
科學繪圖,透過理性的觀察、描繪與詮釋,結合美學的構圖呈現,成為傳遞科學訊息與美感的科普傳播重要視覺元素。而早期科學繪圖原創作,就是以木塊雕刻製版、印刷,「科畫博物」特展正是取「刻」畫與「科」畫諧音,展現其雙重意涵。 本特展以科博館豐富的自然史蒐藏,連結不同博物繪主題,展示了17世紀以來博物學古典圖繪,科博館30多年來在各學域的科學繪圖應用,以及當代繪師創作等多樣豐富的作品,藉由上百幅繪圖,從歷史到當今應用發展,科學繪圖的重要性與應用的廣泛、多元,邀請您與我們共同探索、領繪科學與藝術交會之美。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EP.29【策展人開箱】-「科畫博物」特展 feat. 黃俊霖&張瀛之 aka 吃苦難勞熬夜團
您以為科學的圖像元素都是生硬的嗎?不!它可以像藝術作品一樣的精緻柔美,開發成融入生活的文創或擺飾品。您認為科學主題的展示一定是生冷又不可親嗎?不!它可以像精品店一樣,注重燈光與配色所營造的舒服氛圍。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EP.14 科博保幼讚 feat. 甜甜圈&小蘭子&鑽石 aka 最懂小小孩的資深美少女三人組
您是否覺得孩子擁有無窮的精力與想像力,總是弄的您暴怒又無力﹖來聽聽科博館幼兒科學園3位同仁有趣又專業的分享,也許可以協助您找到陪伴他們學習成長,讓他們在遊戲中建構知識的方式!
美學教育
探究實做
EP06:【標本製作 x 姚采宜】
大家常問標本(Specimens)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畫出可愛的圖之前要先玩骨頭+看各種剝皮影片?! ?!來看看藝術家 姚采宜 是如何構想出超可愛的標本製作過程吧!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瓦歷斯諾幹如是說特展
美學教育
原住民
EP04:【兒時回憶 x 許皓程】
我大科博館創館34年,而且參觀人次聽說位居全臺第二,一定攻略了不少人的童年回憶,只是沒想到也攻略了透視大師-許皓程,大家還不去看看透視大師!!!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07:【館內惠存 x 游慧純】
今天我們要來公開在館內躺了20年的神秘畫作,究竟是誰,為了什麼原因畫的呢?史上最神秘的駐館藝術家就在這一集
美學教育
鳥類
標本製作-延續故事的技藝 x 姚采宜 | | 駐館藝術家
標本(Specimens)指的是生物經過防腐處理,可以長期保存,做於研究的樣本。 所以標本可以幫助研究員們進行研究,探討各領域的奧妙喔! 做標本好像很炫,但到底要怎麼做才可以保存的久?就讓采宜的可愛圖解告訴大家!
美學教育
生命科學
端午香包手做教學-恐龍香包鑰匙袋
「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五月五端午正是仲夏氣候熾熱、瘟疫盛行時節,古人會佩戴香包,用來除瘟、辟邪、保安康。本館希望帶引民眾親手製作簡單又實用的「恐龍香包鑰匙袋」,居家親子一起學習DIY,祝福 大家永保安康!
美學教育
探究實做
1
2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26筆資料,第1/2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