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桑子搜主題
幾番風雨,改變了小小多山的臺灣,不少地方的地形地貌改變,生長在上面的植物因此被動更新,參天巨木倒伏,密蓋地表的植被流失。
科博館植物園雖然坐落在城市核心區,卻也不能免去風雨侵襲。2024年與2025年的颱風與豪雨,放倒了幾棵從開園以來就為人們提供濃蔭的大樹,卻也為園區植物帶來更新的機會。植物園專業人員們從臺灣各地收納許多苗木,陸續補植在各個角落,相信來訪園區的人們對此都很有感,走在步道上不時可以看見過去沒在園區見過的新植物,大草坪旁南部低海拔區中那棵長得像相思樹的小樹就是其中之一。
這棵叫做車桑子的植物乍看之下真的跟相思樹有幾分神似,但葉子質地卻完全不一樣,明顯地薄了許多,加上它在野地裡常常出現在陽光充足的山坡地上,因而有「山相思」的別名。
這棵叫做車桑子的植物乍看之下真的跟相思樹有幾分神似,但葉子質地卻完全不一樣,明顯地薄了許多,加上它在野地裡常常出現在陽光充足的山坡地上,因而有「山相思」的別名。
依據英國皇家植物園的網站資料,車桑子的原生範圍為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生長在季節性乾燥的熱帶生物群落,分布相當廣泛,臺灣也在這個分布範圍中,全島低至中海拔山坡向陽乾燥處或河床地都可以看到,常生長成灌叢狀。因為用途廣泛,許多地方也會用來造林,中國雲南會將它的種子與松樹類混在一起後利用飛機撒在乾旱地區。因為車桑子比其他植物生長快速,可以為它們的幼苗提供遮蔭,能提高其他的存活率。
看過車桑子的果實,一定不難理解這種植物為何能夠廣泛分布全世界熱帶地區。它的果實形似紙扇或蝴蝶,是具有2或3個膜質翼的翅果,可以利用風力傳播。不是每一棵車桑子都能看到果實,很多網路資料在描述這種植物時會說它雌雄異株,但它其實是雌雄異花,只是有的植株只有雄花或雌花,有的植株會同時擁有雄花跟雌花,如果遇到只會開雄花的植株,自然就沒有果實可以看了。
車桑子的屬名Dodonaea 是為了紀念荷蘭皇家醫師及草藥學家倫伯特·多多恩斯(Rembert Dodoens,1517-1585),將其姓氏拉丁文化而來。種小名viscosa是「黏的」的意思,用來描述它嫩枝覆有膠狀黏液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