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野牡丹藤搜主題
熱帶雨林溫室電梯前那棵有著奇特葉脈的大葉子植物結果了!一般人難以駕馭的死亡芭比粉紅,在它色彩逐漸變深的桃紅色果實上竟是如此耀眼卻不突兀,讓過往的人們忍不住停下腳步欣賞。
這棵名為多花野牡丹藤的植物原產於菲律賓,常被人與原生於臺灣的臺灣野牡丹藤(Medinilla formosana Hayata)混淆,坊間有把兩者混稱為「玉牡丹」者,但兩者目前被認為是不同的植物。
多花野牡丹藤枝條的節上長有濃密的毛狀附屬物,這是與臺灣野牡丹藤相同的特徵,但兩種植物的葉片形態卻有明顯不同。臺灣野牡丹藤的葉脈是離基三出脈,中肋上有一對明顯的側脈,看起來像是有5條明顯主脈,有時候會被看成是5出脈。多花野牡丹藤則是離基三出脈,中肋上有1或2對明顯側脈,看起來像5或7條主脈。此外,臺灣野牡丹藤的葉片是較為細長的披針形,多花野牡丹藤則是較寬的卵圓形至橢圓形。
除了葉片形態不同,這兩種植物的花部構造也有差異。拿這兩種植物相比,臺灣野牡丹藤的花瓣白色或是淡粉紅色,花序比較纖細,花序上的花朵數量比較少,而多花野牡丹藤的花序粗壯,花序上的花朵數量較多。
這2種容易被人混淆的植物都擁有濃綠且質地厚實的葉片,花朵美麗且花期長,果實成熟時暗紅到深紫的鮮豔色彩都非常具有觀賞價值。多花野牡丹的花朵數量較多,色彩也比較艷麗,臺灣花市上常見,臺灣野牡丹相較下則沒那麼常見。
多花野牡丹藤的屬名Medinilla,中文稱為野牡丹藤屬或曼野牡丹藤屬,也有使用酸腳杆屬或美丁花屬,原產舊大陸地區,目前已知有368種,非洲原產2種,馬達加斯加原產約70種,其餘分布於東南亞至西太平洋島嶼。其名稱是為了紀念19世紀初曾駐守關島(1812-1822)及馬里亞納群島(1826-1831)的西班牙總督何塞·德·梅迪尼拉·皮涅達(José de Medinilla y Pineda),用崎幸是締造而來。因為馬里亞納群島的英文Mariana Islands與印度洋中模里西斯的舊稱瑪麗安群島Marianne Islands非常類似,有些資料會誤以為梅迪尼拉是模里西斯的總督。
種小名multiflora是「多花的」的意思,由拉丁文字首multi-(多)及flora(花)合併締造而來,形容這種植物開花數量多的特性。有些資料使用Medinilla myriantha Merr.的學名,myriantha也是「多花的」的意思。
臺灣有些地方會把寶蓮花當作是多花野牡丹的別名。事實上,寶蓮花是指學名為Medinilla magnifica Lindl.的物種,種小名magnifica是「高貴的」的意思。這種中文也被稱作菲律賓野牡丹藤的植物擁有大而明顯的苞片環抱整個花序,讓整體看起來盛大華麗,就像是華麗的蓮花吊燈,因此俗稱為寶蓮花或寶蓮燈。但多花野牡丹藤沒有這樣的苞片,因此不適合用寶蓮花這個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