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神仙里長伯--台灣土地公特展
看展覽

特展簡介

土地公信仰在台灣民間非常普遍,無論祭拜時間的密度、廟宇分布的廣度,土地公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構成了一個巨大的信仰景觀。在農村,土地公廟座落田間,陪伴農家辛苦開墾田地;除了每日例行打掃、上香奉茶,逢初一、十五、初二、十六等特定的日子,人們到廟裏或在家裡祭拜;對很多台灣人而言,土地公信仰及其相關的儀式,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土地公為主要神祇的廟宇在台灣非常普遍,俗諺云:「田頭田尾土地公」,便是形容土地公廟宇之多,它們出現在農村田間、村落、水圳邊、墓地、或都市中老聚落留下的痕跡裡;有些土地公廟甚至是社區活動的重要場所,居民在這裡泡茶、聊天、談論時事,一棵樹、一座小廟,構成民眾乘涼聚會話家常的生活空間。土地公不僅掌管農作收成,也保村落四境平安,從某個角度來說,土地公信仰是先民進入陌生環境開墾大自然的同時,為了抵抗未知災害,在心靈上尋求的庇護與寄託。所以土地公廟,可說是先民墾拓的信仰前沿,也是聚落歷史的活化石。

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客家人則稱「伯公」,雖然神格不高,卻掌管著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務。因為土地被視為重要財產,土地公也被賦與「財神」的地位;生意人經常祭拜土地公,以求財源廣進、生意興隆,土地公的造像因此也出現在都市中的高樓大廈和商業區店面中。經常出現在我們周遭的土地公神像,蓄長鬚、頭戴員外帽、手拿元寶拄龍頭柺杖、臉上帶著慈祥笑容,如同和藹老者聆聽著子孫的傾吐。從他的形象,可看出他與人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像傳統的里長伯,官不大,卻不擺架子,願意照顧你日常的生活。

「神仙里長伯:台灣土地公特展」的內容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土地公廟攝影:展出攝影家郭隆仁先生的作品;二是土地公神像:將展出各種不同材質做成的土地公造像。郭隆仁先生以攝影紀錄台灣多種土地公廟,作品表現了土地公廟與台灣鄉村地景之間的和諧與深遂;本展亦向館外收藏家借展神像,並邀請多位藝術家創作相關展品。

新聞稿

《神仙里長伯---台灣土地公特展》展出多幅郭隆仁先生以土地公廟為主題的珍貴攝影作品,以及各種不同材質與造型表現的土地公神像,現場也結合了傳統土地公彩繪、紙雕創作及捏麵人等動靜態展示教育活動,呈現出濃厚的台灣傳統宗教與民俗特色。

為了祈求新的一年館運昌盛,科博館張天傑館長特別在開展前夕率領館員前往館址所在的淡溝里兩座土地公廟拈香祈福。他表示,土地公雖然神格不高,卻掌管著人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務。經常出現在我們周遭的土地公神像,蓄長鬚、頭戴員外帽、手拿元寶拄柺杖、臉上帶著慈祥笑容,如同和藹老者聆聽著子孫的傾吐。從他的形象,可看出他與人們的關係非常親密,就像傳統的「里長伯」一般,官不大,卻不擺架子,願意照顧你的日常生活。由於土地被視為重要財富,所以土地公也被賦予「財神」的地位,生意人經常祭拜土地公,以求財源廣進、生意興隆。

科博館在農曆春節期間辦理「土地公特展」,就是希望能帶領觀眾深入瞭解日常生活中默默為我們守護著土地與心靈的「神仙里長伯」,也祈祝觀眾新的一年平安順心、財運興旺。 多年來深入田野採集研究台灣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科博館典藏管理組周明主任表示,土地公又稱「福德正神」,客家人則稱「伯公」,在台灣民間對土地公的信仰非常普遍,經常可見土地公廟座落在農村田間,陪伴農家辛苦開墾田地。除了每日例行打掃、上香奉茶,逢初一、十五、初二、十六等特定的日子,人們也會到廟裏或在家裡祭拜土地公,因此土地公的造像也出現在都市中的高樓大廈和商業區店面中。對很多台灣人而言,土地公信仰及其相關的儀式,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祭拜時間的密度、廟宇分布的廣度,土地公在我們生活的周遭構成了 一個巨大的信仰景觀。

以土地公為主要神祇的廟宇在台灣非常普遍,俗諺云:「田頭田尾土地公」,便是形容土地公廟宇之多,它們出現在農村田間、村落、水圳邊、墓地、或都市中老聚落留下的痕跡裡;有些土地公廟甚至是社區活動的重要場所,居民在這裡泡茶、聊天、談論時事,一棵樹、一座小廟,構成民眾乘涼聚會話家常的生活空間。土地公不僅掌管農作收成,也保村落四境平安,從某個角度來說,土地公信仰是先民進入陌生環境開墾大自然的同時,為了抵抗未知災害,在心靈上尋求的庇護與寄託。

所以土地公廟,可說是先民墾拓的信仰前沿,也是聚落歷史的活化石。擔任策展人的展示組助理研究員黃旭指出,《神仙里長伯---台灣土地公特展》的內容主要由兩方面構成,一是土地公廟攝影,現任埔里基督教醫院外科醫師的郭隆仁先生多年來透過攝影紀錄台灣各地的土地公廟,表現了土地公廟與台灣鄉村地景之間的和諧與深遂,在台灣普遍都市化的今天,其作品彌足珍貴;二是各種不同材質與造型的土地公神像,則由科博館向多位民間收藏家商借前來參與展出,相當難得。

除此之外,石岡人家園再造協會創會劉祥三會長免費提供多媒體節目「社區中的伯公廟」所有內容及影像,並協助策展小組進行土地公廟勘查;傳統廟宇藝術專家李奕興先生為本項特展創作了五方土地公彩繪作品;在台中二十號倉庫駐村創作的藝術家王振瑋先生則展出金屬裝置藝術作品「飛行的大樹與土地公廟」;收藏家楊永智先生借展多幅珍貴的傳統土地公木刻版畫;鹿港民俗藝師施教鏞先生除了為展覽創作兩尊土地公紙雕作品,也在開幕活動現場示範捏麵土地公創作,展示及教育活動內容豐富。

土地公─福德正神

福德正神一般通稱為土地公,台灣民間也有稱「福德爺」、「伯公」、「大伯爺」、「后土」或簡稱為「土地」。

土地公在神靈系統中,是地方基層的行政神,相當於我們人間的村里長,與民間生活最為密切。其原始的職能,是土地或地境的守護神;現時的土地公,不但是聚落、農業、水圳、墳墓等的守護神,也是社會雜務和治安維護之神,可說和民眾的日常生活非常密切、是一位最具親和力的神明。

土地公的民間信仰源於對大自然的崇拜,古時候人類對宇宙、天地、山川、河海、甚至動植物及無生物等,認為有超越人類的神祕能量,因此由敬畏而起崇拜之心。「土地」相對於「上天」,有所謂「天神、地衹」、「天公、地母」、「皇天、后土」之稱,依土地管轄範圍大小和信仰需求,土地崇拜相關的神明,包括了城隍爺、土地公、境主公、地基主等。

因為「有土斯有財」的觀念,土地公也被視為福神與財神。信眾相信土地公能安家鎮宅、保境平安,也會給家戶帶來財富,部分商家因此會在營業場所供奉土地公,而且每月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均要祭拜土地公,稱為「作牙」,希望能夠迎接福運,並且保佑生意興隆。

土地公信仰的傳說

土地公信仰為何有「福德正神」之稱,係源自於不同時期的幾個民間故事傳說。

虞舜時期,一位姓張的人士協助禹王治水有功,因為他努力不懈,過度勞累而殉職,禹王即帝位後為了追念他的貢獻,對他封功建廟,由於他功在土地成為土地公,農民特為崇拜,尊稱為享有福德之神。

周文王時有位上大夫人的家僕,名叫張福德,因為保護家主千金小姐在寒冬出外,途中遇到大風雪,忠僕為救家主,只好脫下自己的外衣給小姐避寒,不料卻把自己給凍死。上天為其義行所感動,在天空顯現「南天門大仙福德正神」賜其封號,上大夫更為他建廟以感謝其大恩大德,周武王時並贈封「后土」稱號,後世尊稱為「土地公」。(此傳說與京劇「南天門」故事相仿)

秦漢時代有位姓張人士,因當時戰亂頻仍、屍橫郊野,他默默地收斂安葬、定期祭祀,後來這位張公歿後,鄉人敬奉他為土地的守護神,並尊敬他行善積福,為享有福德之神。

除上述民間故事傳說外,古籍文獻中也曾記載岳飛、沈約、蕭何、曹參、薛稷、張旭;甚至韓愈等也都曾被稱為土地公的前身。概括來說民間信仰相信,福德正神是生前行善積德,或佈施功德在人間,身後可因享有福德成為神明,繼續福佑人間,善有善報,對社會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

家家戶戶土地公

台灣民間信仰土地公的普及性,還不只是「田頭田尾土地公」足以形容,甚至可說是「家家戶戶土地公」而不為過。

經常出現在民間家戶廳堂上,所謂的「觀音媽漆仔」(台語,彩繪神像群組圖之意),其中所繪的神像通常為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或司命灶君,而左邊下方則固定為福德正神。土地公和民間家戶的關係之親密由此可見。

這裡展示的三幅神像群組,由右到左,分屬清領末期木刻版印製神像、日治時代印製神像、台灣二戰後時期彩繪神像。

土地公拐

台灣農民以「土地公拐」在田間祭拜土地公,舉行的時間大多於農曆2月2日或8月15日,農民以竹子或蘆葦,夾著金紙及幾柱香插於農田或果園中,當作土地公使用的柺杖,希望土地公巡視農田時能保佑豐收。

土地公拐
土地公拐
土地公慶典

台灣的土地公慶典,隨著地方或族群不同,而在時間及規模上有所不同。其中:

「作牙」時間選在農曆每月2日和16日;2月2日為土地公聖誕之日,稱「頭牙」,12月16日為一年中最後一次作牙,稱「尾牙」,作牙當天信眾敬備牲禮水果、燒金紙、放鞭炮慶祝,商家尤其注重頭牙及尾牙以求財源廣進。

「吃福」為一種分食土地公祭品的活動,由於信眾相信祭品會帶來福氣,因此會將祭品帶回家煮食、或由廟方於祭典當日拿來作菜,讓大家一起分享饗宴,也分享福氣。

都市計畫下的土地公廟

土地公廟不僅出現在田間和海邊,它們也分布在人口聚集的漢人聚落裡。從漢人移民開始定居,土地公廟便如影隨形設立在聚居處,之後隨著人口愈趨密集,都市計劃開始實施,一條條筆直的都市計畫道路,便開始威脅土地公廟的存在。

土地公廟常設在田間道路、路徑交叉點或聚落周邊,以保佑農作豐收或居民的生活與行車平安,但隨著都市化和道路的拓寬,它們開始受到遷移、甚至拆除的命運。

土地公造像

土地公為地方的守護神,不僅保佑農作物豐收,也保佑生意人財源廣進,旅客旅途平安,甚至還保護墳墓,不受邪魔的侵擾。土地公為最貼近人們生活的神祇,其造像通常為慈祥和藹的長者,頭戴冠,蓄長鬚,手持柺杖、元寶、或如意,端坐於太師椅;鎮守墓地的土地公則常以立像示人。整體而言是福福泰泰、充分將民眾心目中「福」、「德」兩字的感受和期望反映出來。

台灣土地公神像的材質非常多樣,除了較常見的木刻神像之外,早期亦有紙製、泥塑、石雕、磚雕等不同材料。隨著生活日漸優渥,人們為表達感謝之忱,土地公的材質愈趨多元而豪華:有由鋼筋水泥灌製的大型土地公,漆上鮮艷的色彩,繁複華麗,鎮守在墓園前,成為地標;有以銅或樹脂灌製小型土地公像,以供個人珍藏。民間藝師的創意讓土地公神像多采多姿,充滿了趣味。

施教鏞先生「土地公的捏麵人」
施教鏞先生「土地公的捏麵人」
石雕土地公

早期土地公造型較古樸,以石頭原色呈現;石雕土地公大多手持柺杖,鎮守在田頭田尾或山郊野外、墳墓處,耐風吹日曬,捍衛所轄的土地,不被侵擾。

石雕土地公
石雕土地公
泥磚土地公

台灣40、50年代,曾出現沿街叫賣手捏泥塑神像的現象。製作神像時為求慎重,必須事先求神問卜,取特定時辰、地點及深度的泥土作為神像材質。泥塑神像可塑成巨大神像,故廟中較少搬動的神像為泥塑。

因泥塑易碎,到60年代,則出現以磚土燒製的土地公,以其上釉與否,或釉材不同而各具特色,並以製造的地點命名,例如南投燒、大甲燒等。

泥磚土地公
泥磚土地公
木雕土地公

藝師以木材雕刻土地公的原型後,再層層上漆,各具巧思,精工雕出土地公的外飾,最能表現出藝師的創意與工藝技巧。

早期木雕師傅來自大陸,因此台灣的匠師師承,大體分為3派,泉州、漳州與福州,泉州著重神韻與架勢,表面以漆線貼飾並上金箔,漳州著重線條細微部分的刻畫,而福州匠師技法簡潔。

材料大體採用檀香木或樟木,其它材質如杉木等也有採用。土地公一般常穿六壽袍(壽字分別在前胸、後背、兩肩膀與兩膝蓋部位),若摻以金粉,則稱金身。

木雕土地公
木雕土地公
其他材質

土地公造像的材料非常多樣,早期不富裕的人家買不起立體神像,遂用平面的版畫懸掛或張貼於家中祭拜;立體的神像亦有以線香材料混以糯米製作、以陶瓷製作、以銅或樹脂灌製等等。另外,祭祀時專門燒給土地公的紙錢上亦印有土地公。

其他材質土地公
其他材質土地公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3/01/18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