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教育館Disaster Prevention Hall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發生臺灣百年來最大的地震災難。這場地震不僅令國土破裂、許多家庭心碎,也反應出國人過去對於重大災害防範措施之不足,缺乏正確的救災、避難觀念。 臺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時常要面對不同的災害威脅,例如:地震、颱風、土石流等等,所以更不能輕忽了防災的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正是防患於未然的道理,事前的預防工作做得好,遠勝過事後的補救。防災教育館的設立,以期國人能建立正確的防災觀念。
防災一館
洪災審判庭-環境變遷,防洪思維

2009 年的莫拉克颱風,帶來了臺灣五十年來最慘烈的洪水浩劫,也為近年來已飽受 水患肆虐的台灣土地,籠罩了更深層的陰霾。這也反映出台灣除了地震危害,也面臨高 度的水患威脅。不僅台灣,近幾年來的水害接二連三在全球各地發生,讓許多人聞之色 變,甚至一籌莫展。本展示緣起於這樣的時空背景,以一段「人類」調查洪災元凶、逮 捕「水類」、並進行審判的虛擬故事,呈現遠古洪水神話的「虛」、與現代洪災現場的「實」, 探究「人類」與「水類」在洪災成因背景中的角色,最後串聯與水共處之方,期能啟發 人類重新省思待水之道。
洪水神話

本展示描述著名的洪水神話,包含諾亞方舟、女媧補天、大禹治水、臺灣原住民等故事。大洪水傳說充滿許多怪誕虛構的情節,然而從洪水神話對各地民族的文化、習俗及宗教信仰的深遠影響中來看,它很可能源自於一段真實的洪水記憶,也顯示洪水對於古代先民存亡的威脅。
惡水現行

描述以莫拉克風災為主,呈現近年來國內外的洪災現場實況影像,輔以全球歷史上的十大致命洪水、臺灣近15年來的十大致命颱風等記載。展示中同時介紹臺灣洪水的主要來源-颱風的相關知識,利用多媒體與參觀者進行互動。
颱風等級

利用兩部 32 吋螢幕作雙層投影,將熱帶性低氣壓、輕度颱風、中度颱風與強烈颱風的風速,以熟悉的交通工具車速來比擬。觀眾選擇某一颱風等級後,畫面上會出現一個場景搭配交通工具經過,可觀察其與周圍環境的影響。
水循環

利用水循環浮雕模型向觀眾說明水在自然界的循環變化過程,與人類各種開發行為對水循環途徑的干擾。洪水並不等同於洪災,洪水跟地震一樣是自然現象,所以我們必須從「水文原理」中,探究引發「洪災頻繁」與「環境變遷」的因素。
水!水!水!

人體有 70%由水分組成,日常生活中各種行為及所需的種種物品,也都和水脫離不了關係,所以自古以來,人類總是居住在水源豐富的地方,以便就近取水,但也造就了人類常常遭受淹水之苦的命運。
洪災的真相

說明與洪災有關的環境變遷因素,包括都市變遷 (大地「乾硬化」迅速蔓延)、氣候變遷 (誰讓小雨長大了?)、與地質變遷等 。
雨水共榮

本單元主要希望觀眾可以從自然美的意象中,表達水對於人類除了基本需求之外,在精神生活方面也相當重要,希望人在自然界中改善居住環境的同時,可以保持更謙虛的態度,改變傳統以人為主的發展思維。
沙箱試驗

擴增實境沙箱(Augmented Reality Sandbox)是利用感應器偵測與沙子之間的距離,再由投影機將三維地形模型的等高線與顏色投影在沙子上,從中可以學習道地科的相關知識,例如透過模擬各種地形,可以瞭解水文與地形的關係以及模擬洪水氾濫,作為都市規劃的參考。
防災二館
防災魔法學校

防災魔法學校共有四個學院,分別是認識震災、地震警戒、應變行動、防災風水,學完這四種魔法,就可以成為一個對抗地震的魔法師喔!
海嘯

海嘯的英語“TSUNAMI”,源自日語「津波」的發音,意指「港邊的波浪」。此展示區主要介紹海嘯形成的原因以及海嘯來臨的前兆與造成大自然的破壞力與介紹古海嘯。
威赫式地震儀

威赫式地震儀出自德國,臺灣於 1928 年引進第一部。它觀測地震近半世紀,曾記錄 1964 年的白河大地震。隨著電磁式地震儀在 1970 年代的成熟,這類機械式地震儀逐漸凋零,1988 年是它的最後觀測年。2006 年,它離開了大武氣象站,連同專屬的「地震室」,移到園區展示。
歷史地震

臺灣歷史上曾經發生不少造成嚴重災害的強震,對當時的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和轉變,從僅有文字紀錄的清朝時期所發生的彰化地震及台南地震等到進入地震儀器觀測紀錄時期的梅山地震及新竹臺中地震等。透過此展區能進而了解歷史地震紀錄也助於防範未然。
地震預警系統

地震預警系統是一套可迅速偵測地震並藉由震災區之預估發布警訊的系統。該系統能在大地震發生後,可先偵測到 P 波(初達波),S波傳遞速度較P波傳遞速度慢,利用P 波與 S 波的時間差來做預警。在地表強烈振動(S 波)之前的短短數秒至數十秒內,發出強震警訊,使民眾能有所因應,以降低震災。
地震應變步驟

地震前,可與家人一同準備緊急避難計畫,如規劃緊急避難路線,選定安全的掩護地點,例如堅固的桌子底下,熟練地震保命三步驟 Drop 趴下→Cover 掩護→Hold on 穩住,抓住桌腳,以及準備急難避難背包。
地質的風水

此展區主要介紹當自然災害如颱風或地震發生後坍塌下陷等現象進而展示由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劃定了幾類地質敏感區,「活動斷層地質敏感區」與「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可以做為防範地質災害的參考,以及關於土讓液化及土石流災害等相關防患未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