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高粱
搜主題

  • 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 ((植物『原』來這麼好玩!植物手工藝品特展))
  • 2013/07/17
  • 學名: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時勢造英雄-高梁
圖一:高粱掃把
圖一:高粱掃把
圖二:高粱植株
圖二:高粱植株

說到高粱,您會想到什麼呢?

對於很多人來說,「高粱」一詞已經成為某種酒類的代名詞,所以光說這兩個字,有時還會讓人一時會意不過來講的是釀高粱酒的作物。

其實高粱的功用非常廣泛,除了釀酒之外,可以說全株都有用途。所以胡璉將軍當年到金門的時候才會推廣種高粱,而用這些高粱釀出來的酒也非常爭氣,現在成為金門縣政府的金雞母,也是金門眾多社會福利的強力後盾。

胡璉將軍所著的《金門憶舊》一書,是這樣敘述這段過程的:

曾經徵求民眾意見:「不吃高粱,吃不吃大米?」反應是「不吃高粱,當然吃米。」但是籌措經常食用的大量白米,談何容易!在苦思焦慮之中,忽然想出了解決的辦法:原來金門每月至少要從臺灣買酒十萬瓶以上,若果把這筆買酒的錢改買大米,以大米換回高粱顆,再以高粱顆製成「聞香先下馬」的蘭陵酒,這樣飲高粱酒,吃大米飯,燃高粱稈,豈不一舉三得。此一構想,經過提出研議,果然一致贊成。時正早春,高粱萌芽,說作便作。民國四十年底在張子英處長督導下,周新春廠長利用舊金城寶月泉的甘泉,開始生產了「金門高粱酒」。當時紅牌大十二元一瓶,黃牌高粱祇賣八元五角。雖然如此,仍比從臺灣買來的酒便宜很多,因為減少了運費和耗損。金門物質供應處每月獲利 八、九萬元,不僅解決了食用及燃料問題,而且無中生有的得了一筆巨額款項。百萬元一年,在當時確是一個大數目。

所以金門之所以大量栽植高粱、釀高粱酒,原來也是順應時勢,是一種不得不的必然,只是意外有了輝煌的成果。

除了用果實釀酒之外,高粱的其他部分也是很有價值的。現在金門縣烈嶼鄉已經開始在推廣以高粱桿編成的掃把了,純樸平實的鄉村風格相當受到觀光客的喜愛,甚至有民宿業者把它放在民宿當擺飾後,被入住的客人買回去當紀念品的。

現正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遊客中心中舉辦的「植物『原』來這麼好玩!植物手工藝品特展」中,您可以看見一批來自金門的掃把,還有策展人孫業琪先生利用高粱桿編成的手工藝品。如果您在暑假期間來訪植物園,不妨參觀展示內容,看看當高粱桿與創意碰撞時會產生什麼樣的火花。

(文∕圖:廖仁滄)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