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搜主題

  • 植物園/特展室 (說故事的植物園特展)
  • 2013/06/26
  • 學名: Oryza sativa L.
稻說台灣植物故事-稻
圖一:成熟的稻穗
圖一:成熟的稻穗
圖二:真正的稻花
圖二:真正的稻花

關於「稻」,很多人都可以說出不少精彩的故事,有些內容甚至可以出一本專書。

拉丁文學名中,屬名Oryza是源自稻米的希臘文,種小名sativa則是「栽培的」的意思,由此可知,在林奈氏使用二分名法幫「稻」這個物種命名時,它已經是廣被所栽培的植物了。

臺灣有野生稻,在日治時期還把它在桃園及竹南的原生地以「野生稻種自生地」知名指定為天然紀念物,不過這種野生稻並不是我們現在廣泛栽培的這種稻子,而是學名為Oryza rufipogon L.的紅鬚稻。紅鬚稻又稱為「鬼稻」,產量不高。「鬼稻」之名據說是因為這種稻子成熟後的稻穗很容易脫落,就像是被鬼抓過一樣,因此而得名。

臺灣栽培稻子的歷史非常悠久,在臺灣中部營埔遺址所出土的碳化稻穀經過測定,已經有3 千5 百年以上歷史。不過文獻上已知最早的紀錄則是明萬曆三十年(西元1620年)陳第所撰「東番記」中「無水田,治畬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穗,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採苦草,雜米釀,間有佳者,豪飲能一斗。」的記載,記錄當時臺灣平埔族原住民栽培的時曆,收成方式,還有當時米粒的特徵。而且除了供食用之外,也被拿來釀酒。這時候所收成的稻米幾乎只限臺灣島內應用,並沒有大量出口。

臺灣稻米開始出口,說起來要從明天啟四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佔領臺灣以後開始算起。在那之前,中國福建沿海漳州、泉州等地的居民就已經開始移居臺灣了,荷蘭人來到臺灣之後鼓勵這些漢民族移民從事農耕,種植稻子與甘蔗之後,將稻米及蔗糖輸出島外。

鄭成功於明永曆十六年(西元1662年)將荷蘭人逐出臺灣之後,更加積極地進行屯墾事業更加積極。清康熙二十二年(西元1683年)清領臺灣,漢人農業移民增加,墾殖地區開始從濁水溪向北擴大到大肚溪與大甲溪流域,原本以旱田為主的栽培方式也逐漸改變為以水田為主的栽培方式。

日本人治理臺灣之後,除了進行臺灣稻種的改良之外,也大規模的進行水利灌溉建設,讓臺灣稻米產量大幅增加。臺灣稻米的故事當然不是到此結束,在我們所生的這個年代,關於稻米的故事持續被書寫著,而我們也都親眼見證著臺灣歷史的改變。

本館植物園特展室中縣在舉辦「說故事的植物園特展」特展裡有許多關於臺灣植物的故事,暑假期間歡迎您的到訪,一起來分享關於臺灣植物的故事。

(文∕圖:廖仁滄)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