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陰香
搜主題

  • 植物園/中部低海拔區、植物園/臺東蘇鐵區
  • 2014/12/09
  • 學名:Cinnamomum burmannii (C. G. & Th. Nees) Bl.
我不是土肉桂-陰香
台東蘇鐵區中的陰香(箭頭所指處)
台東蘇鐵區中的陰香(箭頭所指處)
箭頭所指處可以看出陰香果實的宿存萼片頂端呈截斷狀
箭頭所指處可以看出陰香果實的宿存萼片頂端呈截斷狀

臺灣原生植物被大量應用在庭園景觀與公共建設,苗木取得時遇到數量不夠,廠商會以進口方式來處理。如果一時不察或有人刻意隱瞞來源,就會發生種錯東西的狀況。發生在都會區還好處理,因為通常不會栽植太多的數量。如果是造林那就比較麻煩了,可能一整片山頭種的通通不是原本要的東西。

種錯東西也要看狀況,如果新種的東西天然更新能力超過當地原生物種,那就會對當地的生態造成衝擊,也比較讓人擔憂,陰香就是這樣的植物。

還記得植物園剛開園的時後就覺得園子裡幾棵嫩枝帶紅色,而且葉子搓揉後沒有特殊香氣的土肉桂(Cinnamomoum osmophloeum Kanehira.)看起來怪怪的。等看到果實之後更是怎麼看怎麼覺得奇怪,再去問養護的廠商這批苗是從哪裡來的?聽到是進口的,更讓我滿腹疑惑,因為土肉桂是臺灣特有植物,不太可能是進口貨。一查文獻發現,大陸所講的土肉桂可能是學名為Cinnamomum burmannii (C. G. & Th. Nees) Bl.的陰香,當時臺灣坊間有以玉桂之名販售。

站在教育與尊重生命的立場,當然不好把這些弄錯的樹砍掉,所以園子裡幾個陰香比較多的地方都再種了真正的土肉桂讓人們比對辨識。這件事過了幾年,地上的小苗幾乎都是陰香,不免讓人想到如果造林時弄錯就糟糕啦!不久之後媒體上就開始有人呼籲要重視這個問題。

陰香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Cinnamomum的由來有兩種不同說法,第一種是說從希臘文的kinnamomon(肉桂)締造而成,指的是有肉桂氣味的植物。另一種說法是從希臘文的kinein(捲曲)和amomos(無過失)締造來,指其樹皮縱向捲曲深溝裂,紋理美觀而無過失。種小名burmannii則是為了紀念荷蘭植物學家Johannes Burman(1707-1780)與Nicolaas Laurens Burman (1734-1793)父子,將其姓氏拉丁文化而來。他們父子命名過的植物有些也分布於臺灣,如果命名者縮寫為Burm.者指的是父親命名,如箭葉鳳尾蕨(Pteris ensiformis Burm.)。命名者縮寫為Burm.f.則為兒子所命名,如菲律賓榕(Ficus ampelas Burm. f.)。順便一提的是,他們的姓氏也被用於植物屬名及科名上,即水玉簪屬(Burmannia)與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

要分辨陰香與土肉桂,可以從葉片與嫩枝的顏色下手,但最穩的還是看果實的宿存萼片來看,陰香果實的宿存萼片頂端為截斷狀,土肉桂不是。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