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鹿角蕨搜主題
很多人都認得鹿角蕨,但要再進一步地分辨鹿角蕨的種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先別提經過長期人工育種後出現了許多新品種,光是18個原生種鹿角蕨間的區別就已經讓很多人傷腦筋
第一次看見長葉鹿角蕨與皇冠鹿角蕨(Platycerium coronarium (Cav.) C.Chr. (Konig) Desv.)的人,常常看不出這兩種鹿角蕨的差別在哪裡,因為它們都是多芽型的鹿角蕨,而且營養葉都向上生長集合成皇冠狀,孢子葉都是先向上生長後再下垂成鹿角般的型態。仔細觀察比較,可以發現它們其實有很明顯的差異。
本館植物園特展室《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中展示許多種鹿角蕨,其中也有長葉鹿角蕨。二樓樓梯口的長葉鹿角蕨(圖1)可以說是特展室鹿角蕨的前輩,很早就住進這個特別為蕨類植物調整環境的空間,旺盛的生長勢說明它對這個環境的良好適應。最近更是長出了孢子囊群,已經準備好要傳宗接代。
與皇冠鹿角蕨相比,長葉鹿角蕨的營養葉在剛出來的時候也是充滿生命力的鮮綠,但隨著時間的延續,長到某個程度後就會枯萎。如果說皇冠鹿角蕨擁有的是張揚的翠綠色皇冠,那長葉鹿角蕨擁有的是素樸的黃褐冠冕,以低調的姿態依附在大樹上,頂端還常常有自然的破損,遠看幾乎與大樹合為一體,緊密地生活在一起。至於皇冠鹿角蕨孢子囊群生長在孢子葉盤狀裂片的現象,在長葉鹿角蕨身上是看不到的,它就長在孢子葉的尖端(圖2),讓孢子可以隨著輕拂鹿角狀裂片間的風兒遠颺綿衍。
有的人把長葉鹿角蕨視為普通鹿角蕨(Platycerium bifurcatum (Cav.) C. Chr.)的亞種,不過它的孢子葉比較長而且下垂,營養葉比較大而且直立,還是可以區別出來。
長葉鹿角蕨的種小名willinckii是人名,所以也被稱為威廉氏鹿角蕨或威林克鹿角蕨。它的故鄉是在東南亞的爪哇島(Java)與小巽他群島(Lesser Sunda Islands),所以常常被稱作爪哇鹿角蕨。它可以忍受臺灣冬天的低溫與夏天的高溫,也比其他鹿角蕨對乾旱的忍受力強,澆水次數可以減少,所以常被運用在造景中,很多人家中也都有栽培。
植物園特展室《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中還有其種類的鹿角蕨,最近都已經出現了孢子囊群,歡迎有興趣的人趁著暑假來好好觀察比較。
(文/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