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杞搜主題
日本作家宮澤賢治的著名童話【風之又三郎】中,以岩手、福島和新瀉傳說的風童神祭祀為藍本,創造出一個大約在每年立春後第兩百一十天左右(九月一日前後)會降臨到人間的風精靈「風之又三郎」,每當他出現的時候,就會帶著強大的狂風,到處去惡作劇。所以當轉學生高田三郎在九月一日突然出現在山之分學校時,孩子們以為他就是「風之又三郎」的化身,所以當高田三郎離開學校時,孩子們期待他會像風精靈一樣再度出現。整篇文章對於孩子間淡淡情誼的描述及自然現象的描寫,讓它成為宮澤賢治除了【銀河鐵道之夜】之外,最負盛名的代表作。
然而,等待風精靈再度來臨的,豈止是山之分學校的孩子們,在植物園北部低海拔區的小丘上,也有一棵年年等待著像「風之又三郎」這種風精靈的樹。
這棵樹叫做「黃杞」,是分布於台灣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的落葉喬木。
說它等待風,並不是因為它在等待頑皮的風搖落它的葉片,看過它的果實,就會讓人理解為何它每年也會期待著立春後第兩百一十天的那陣風。黃杞的球狀堅果,有著造型特殊的三裂黃色膜質苞,就像是一個三叉的滑翔翼,等待風吹起來的時候將果實帶到更遠的地方去尋找新天地,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
台灣的黃杞,最早是在1902年9月,由小西成章、川上瀧彌在宜蘭所採到的,1908年早田文藏根據這份標本及森丑之助1905年在南投的採集品,命名為Engelhardia spicata var. formosana ,後來經過其他學者的處理認為與東南亞產的同種。
黃杞全株都有毒性,所以早期山區居民會把樹皮及樹葉搗碎放到溪裡毒魚。在野外要辨識黃杞不難,可以把枝條或是葉子的表皮刮破,傷口會呈現黃色,隨著時間的增加,黃色會越來越深,這也是「黃杞」之名的由來。
在台灣的山林間,黃杞可以說是最普遍的樹種之ㄧ,海拔1600公尺以下發育良好的森林中幾乎都有機會看見它,這或許就要歸功於牠那可以隨著風起舞的果實吧!
文:廖仁滄/圖:徐家全(左圖)、廖仁滄(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