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非洲大蝸牛
搜主題

  • 作者:鄭茹方
100年科學繪圖展 - 國小組第二名
繪圖主題:

非洲大蝸牛

使用工具:

手繪、鉛筆、針筆(代針筆)、色鉛筆、描圖紙。

圖像來源:

標本、活體、影像(自行拍攝、書籍:參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圖書室館藏Field guide to the land snails and slugs of eastern South Africa 頁數10、台灣蝸牛圖鑑/謝伯姆著。台北市/農委會/民94。頁數:18、20、22。)、其他(標本來源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學友之家)。

文字說明來源: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軟體動物典藏知識單元/http://hello.area.com.tw/is_sa.cgi?areacode=nt097&ID=sa-1090807204323第三者觀察報告。台灣蝸牛圖鑑/謝伯姆著。台北市/農委會/民94。頁數:182。 蝸牛不思議/伯姆著。台北市/遠流/2004[民93]。頁數:141。

圖說:

  在自然科學博物館園區裡,陰暗潮濕的角落,就有非洲大蝸牛的蹤跡。柄眼直盯前方,輕輕一碰,牠的眼睛就會立刻縮回去,連腹足也都縮回外殼裡。由於非洲大蝸牛好找,體型又大,所以我抓了幾隻回家,仔細觀察牠們,餵牠們吃高麗菜。非洲大蝸牛的糞便雖然很多,但很有趣的是,牠吃什麼顏色的食物,糞便就會變成什麼顏色。我到自然學友之家,借了顯微鏡照相機,拍了很多蝸牛細部的特徵,也借了非洲大蝸牛的標本,拍了各種外殼的角度。

  有一天早上,在自然科學博物館園區內,看到兩隻慘死的蝸牛,殼已經碎裂,我用樹枝挑開外殼,發現內臟和圖鑑畫的一樣,還有螺旋狀的構造,非常特別。 圖畫說明:第一張彩色的非洲大蝸牛,是用色鉛筆繪畫完成的。四個點線畫的外殼,是借用自然學友之家的標本所畫的。初次使用代針筆劃圖讓我很緊張,第一個外殼畫錯了,只好貼紙重畫。標體字型,我配合蝸牛眼睛的形狀做造型。內容部份,我以自然科學博物館網站的資料為主。第二張的平面示意圖,是參考自然科學博物館圖書室裡的外文書籍,我查了字典,認識了好幾個新的英文單字,並配合中文書籍作對照,科學繪圖研習,讓我獲益匪淺。

  非洲大蝸牛畫起來很有趣,我發現儘管是小小的殼,也藏了不少東西呢!

評語

評語一:能善用工具輔助觀察,版面排列相當好,點圖表現十分好。

評語二:觀察的部分值得鼓勵,繪圖與排版技巧很棒,運筆流暢,立體感與比例掌握良。

評語三:觀察用心,內臟分系統表達,有解剖學的科學概念,外殼針筆繪法細緻。

評語四:繪畫技法成熟,版面完整,為同齡參賽者中非常優秀之作品。

鄭茹方-非洲大蝸牛1
鄭茹方-非洲大蝸牛1
鄭茹方-非洲大蝸牛2
鄭茹方-非洲大蝸牛2
2022/11/04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