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
搜主題

  • 作者:徐維駿
107年科學繪圖展 - 成人組第一名
成人組第一名
作者:

徐維駿

作品名稱:

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

主題圖說:

  在淺水的時候,在珊瑚上常常可以發現,奇怪的突起物,還會伸出觸手,到底是什麼生物呢?原來他是住在珊瑚上的「藤壺」,和我們一般認識潮間帶的藤壺,長得很不一樣呢!而大多數的珊瑚藤壺屬於塔藤壺科(Pyrgomatidea),今天就讓我們以常見的雄偉貴藤壺(Nobia grandis),來讓大家認識這神秘的小動物吧。

  1. 結構剖面圖:棲息於珊瑚之上,最大的問題便是要克服珊瑚覆蓋及往上生長,若是藤壺殼口被珊瑚蓋著,就無法伸出蔓足捕食了。珊瑚藤壺不同於潮間帶藤壺的秘密武器在於,特殊的基部構造可以和珊瑚骨骼一起生長,使自己的外殼保持在珊瑚表面上;而在殼口周圍,也有殼口膜(Aperture frill)能分泌和抑制珊瑚生長的物質,這樣就不怕珊瑚被淹沒啦!
  2. 表型可塑性:「表型可塑性」是指同一種生物,在不同環境刺激下會長成不同的樣子。對於藤壺而言,不同種的珊瑚便是截然不同的環境,如不同的生長速度、生長型態與珊瑚蟲大小。在三種型態差異甚大的珊瑚身上發現的雄偉貴藤壺,正據有如此現象。適應結果演化出不同的生長趨勢、外殼型態與蔓足顏色,很難讓人相信他們同是雄偉貴藤壺。
作品說明:

  珊瑚藤壺是我碩士研究物種,大家對於珊瑚藤壺非常陌生,希望藉科學繪圖可以讓大家更認識他們,可以用一張圖來闡述我的研究!

  圖一是觀察從小琉球所採集的標本(經鑽石帶鋸切割成片狀),再參考國外論文獻搞,繪製而成。

  圖二表型可塑性即是我在碩士期間的發現,在綠島及小琉球,在水下量測了藤壺外殼長及基部深,來比較在不同山湖上的生長趨勢,取藤壺組織以DNA條碼的方式確認其物種。並且採集部分珊瑚標本,用鑽石帶鋸切割成片狀,照射X光觀測珊瑚骨骼年輪,以推估珊瑚每年生長的速度。藤壺及珊瑚是參考自己在水下拍攝的照片所繪製。

  兩張以透明水彩上色,掃描後再以Photoshop修圖,並且加上標題、圖示,最後印製而成。

評語

評語一:色彩構圖各方面安排得宜,結構引導線應以右對齊,沒有說明為何有兩的紅說明圖。

評語二:技巧成熟,可惜圖說較弱,也可加上比例尺或生活史。

評語三:排版頗佳,圖文並茂具專業。

研究人員建議:

專業人士作品,簡潔明瞭,無可挑剔。

徐維駿-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1
徐維駿-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1
徐維駿-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2
徐維駿-身在「瑚」中不知「壺」-住在珊瑚上的藤壺-2
2022/11/04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