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管蟲礁
典藏品

  • 英文名:Sabellarid Reef

管蟲礁是由纓鰓蟲類,自擾動海水中捕集懸浮砂粒,再以蟲體分泌蛋白質黏液膠結成為居住的棲管;棲管的始端會被蟲體黏結封閉,在開口端則有一角質口蓋封閉開闔,以保護蟲體;棲管長度一般為數公分乃至30公分,但大小與長度實因蟲體而異。
經由大量群聚蟲體棲管黏聚建造而成的塊狀生物礁,在大西洋西側佛羅里達東南海域可形成平行海灘、寬達數百公尺,綿延300多公里的生物礁! 這種生物礁是經由黏結大量砂粒所形成,因此曾經被稱為「砂生物礁」 (Sand Reef)。現今,管蟲礁大多發育於平均海水面至10公尺以深的溫帶與熱帶海岸,在較冷水域的管蟲礁則主要發育於潮下帶。過去,曾經有在100公尺深度海底採集到棲管黏聚團塊的記載,但有學者推斷這可能是當地有強勁海底水流的緣故。
管蟲礁發育於擾動近岸海域,或者有經常性高能量波浪作用的岩石海岸;這是聚生的纓鰓蟲群體,需要藉由水流帶來製造棲管的砂質顆粒 (或貝殼碎片) 與食物;擾動的水體可維持砂粒懸浮,蟲體得以持續捕集黏結製造棲管;同時,強勁的水流也可帶走蟲體代謝廢物。
從生態時間尺度來看,大量糾纏膠結的棲管,其實提供了豐富的硬底質,並且建造成複雜的立體結構,可以作為許多底棲生物的附著、孵育和生長的棲所,而具有類似熱帶珊瑚礁的生態功能。在更長的地質時間尺度來看,蟲礁其實是屏障其後方陸側海灘,潮間帶的蟲礁發育也可以減緩其附生底質海岸岩石的侵蝕速率;因此,持續發育的管蟲礁,除了可以保護海岸與改變海岸地形外,礁體屏障可導致後方陸側砂體逐漸堆積,而可促進砂質海岸的向海增積作用。
2009年,在臺灣第一次有學者 (陳建勳與戴昌鳳) 報導在花蓮港南方的南濱及化仁海岸潛堤消波塊上,由「彎尖羽帚毛蟲」 Idanthyrsus pennatus (Peters, 1855) 大量聚生所形成的管蟲礁;這也是在西太平洋地區,由彎尖羽帚毛蟲棲管為主,建造而成管蟲礁的首次科學紀錄 (之前均無現生及化石相關記載)。礁體發育於1~7公尺深度範圍的潛堤消波塊上,周圍海底底質則為砂質沉積物;管蟲礁生長厚度平均約為10公分,在水深3~5公尺範圍管蟲礁的增積厚度最大可達50公分;根據消波塊施放的時間,計算出蟲礁的平均增積速率為4.2~10.0cm/yr,如果考慮每年還有颱風會導致礁體的破壞作用,在短時間內管蟲礁體的建造是非常快速的;另,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蟲體聚生密度可達每平方公尺5400支蟲管,並且有因水深增加而逐漸減少的現象。
展品為採集自花蓮南濱近岸潮下帶潛堤上的管蟲礁標本,圖1~3為同件標本不同備率拍照。觀察管蟲礁的標本,顯示「彎尖羽帚毛蟲」為非選擇性築管生物,可利用水中懸浮的各種沉積物顆粒構築蟲管;蟲管直徑不足1公分,管壁厚約0.2~0.3mm,內壁平滑、外表粗糙;棲管外表有底棲性有孔蟲 (圖2,3中粉紅色疙瘩狀小突起物)、表覆型苔蘚蟲、小型多毛類鈣質棲管 (圖3中黃箭頭指示)、藤壺,以及牡蠣等附著生長。
------------------------------------------------------------------------------------------------------------
學名:彎尖羽帚毛蟲 Idanthyrsus pennatus (Peters, 1855)
Annelida 環節動物門
Polychaeta 多毛綱
Sabellida 纓鰓蟲目
Sabellariidae 纓鰓蟲科
Idanthyrsus 羽帚毛蟲屬
------------------------------------------------------------------------------------------------------------
臺灣地區管蟲礁報導:
Chen,C. & Dai, C.-F., 2009 Subtidal sabellarid reefs in Hualien, eastern Taiwan. Coral Reefs, 28: 275.
戴昌鳳等著,2014 臺灣區域海洋學;臺大出版中心出版,臺大發行:第292-293頁。
------------------------------------------------------------------------------------------------------------

管蟲礁
管蟲礁
2023/12/1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