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主題
呂宋月桃
粽子的由來是因屈原投江,民眾怕屈原的屍體被魚、蝦吃掉,所以用可以驅邪的楝葉包好食物,投入江中,後來因為楝葉容易破,而演變成用竹籜、竹葉包好後投入江裡餵魚、蝦。
演變到現在,粽子裡面包的東西五花八門,什麼都有,包粽子的材料呢,也是形形色色,不一而足。從一般的竹葉、竹籜所包出的充滿竹香的竹葉粽,利用荷葉包出洋溢著荷花香氣的荷葉粽,到就地取材,利用野薑花葉包出的野薑花粽及利用月桃葉包出的月桃粽。
月桃粽,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特殊清香。
記憶中最美味的粽子,便是母親用月桃葉包粿料做成的月桃粿粽,那獨特的月桃香味,真的是其他植物所無法取代的。
善於利用月桃葉香氣的不只是漢人,臺東魯凱族達魯馬克部落有一種特有食物叫做Abay,那是利用假酸漿的葉子包裹小米、豬肉後,再用月桃葉包在外層炊煮的食物,煮好時,滿溢的月桃香氣也令人難忘呢!
文、圖:廖仁滄
2020.05.27 版面調整(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