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了,AKO!—重新認識古菱齒象搜主題
這具古菱齒象骨架,註記著本館與北京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合作研究的濫觴。從1994年開始,雙方即共同研究臺灣海峽澎湖水道動物化石,並針對古菱齒象進行一系列之研究,經由化石的比對分析、補配修復、復原鑄模、複製裝架等工作,1996年10月終於完成古菱齒象複製骨架,成為本館展場的一員要角。
古象化石經常是以臼齒的形態特徵作為種類判斷依據,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sp.)的特徵主要以臼齒齒板磨蝕面略呈菱形為判斷依據。而依據體型(臼齒與骨骼部位)的大小、臼齒齒板頻率(每單位10公分臼齒齒板的數目)以及地理分布,古生物學家將更新世亞洲地區的古菱齒象再區分為印度、南亞一帶的納瑪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naumadicus)、日本的諾氏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naumanni)、中國華北的淮河古菱齒象(Palaeoloxodon huaihoensis)。一般而言,淮河象體型最大,齒板頻率較低(大約在4.5~5.5);納瑪象體型居中,臼齒咀嚼面呈橢圓形;諾氏象則體型較小,齒板頻率也較高(大於6.0)。
在研究過程中,打撈自臺灣海峽澎湖水道的古菱齒象曾被古生物學家判斷與日本的諾氏古菱齒象相似,也曾經一度被認為具有地區性特色而命名為「澎湖古菱齒象」。然而經過大量的化石資料比對與數據分析,顯示臺灣澎湖水道的古菱齒象來自於華北,屬於淮河古菱齒象分布的最南端,而這也正是更新世晚期,氣候變冷,華北動物群大舉南遷的絕佳證據。
從陽光走道的古菱齒象您可以觀察到大象的一般特徵:體型高大、一雙大門牙、前後肢各有五趾、以半趾行站立行走。您也可以觀察到口腔內緊密排列的齒板與略呈菱形的齒板磨蝕面。您是否也注意到,古菱齒象的頭骨看似戴了一頂帽子!牠的額骨發達,前沿突出,有朋友打趣地形容牠是個「摳頭」,於是「阿摳」、"AKO"就成為本館古菱齒象的新暱稱!久違了,AK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