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水碓的故事
搜主題

  • 人類文化廳/1F/「農業生態」展示區
  • 2010/11/10 科博電子報第513期
  • 作者:陳志偉

日前本館接獲觀眾詢問,關於在農業生態展示區中所展示的「水碓」,這個「碓」字要怎麼唸?碓,語音ㄉㄨㄟˋ(跟「對」同音)。

碓要如何操作?主要的用途又是什麼呢?它主要是利用一支傾斜的錘子,在落下時砸入石臼之中,用來去掉稻穀的外殼。東漢桓譚在《桓子新論》一書中寫到:「宓犧之制杵臼,萬民以濟。及後人加巧,因延力借身重以踐碓,而利十倍杵臼。又復設機關,用驢贏牛馬及役水而舂,其利乃且百倍。」主要描述糧食加工機械,由杵臼、踐碓、畜力碓到水碓的演進過程。也就是說,早期的碓乃是利用槓桿原理來「舂米」,後來發展到了運用畜力時,則是透過輪軸的傳動。

以水力作為帶動碓的動力,在設計上也屢經變革。一開始稱為「槽碓」,仍用槓桿原理,以水力取代原人力的踩踏。至於「農業生態」廳內展示的「水碓」模型,主要是以水流帶動水車進而傳動給輪軸,再撥動碓桿,使其能上下舂米。魏晉南北朝之際,因社會動盪不安,耕地與人口銳減,為了迅速恢復生產力,水碓已被廣泛使用。水碓的設立需要有陂(ㄆㄧˊ)、渠、柵的水利設施配合,魏晉南北朝獨特的「莊園經濟」體系,正好可以支持水碓的建置。

現代農業加工進入機械化時代,水碓也日漸沒落。不過台灣早期漢人先民和平埔族割地換水,設立水碓的史跡,在今日一些地名中仍可窺見一二。如台北縣淡水鎮水碓里、五股鄉水碓村、台中市南屯區水碓巷、彰化縣燕霧下保水碓庄(今屬大村鄉美港村)等,都是以水碓為名的村里巷,由此也可以瞭解地方農業的開拓史。

參考資料
  1. 王禎,元,《農器圖譜》。
  2. 王圻、王思義,明,《三才圖會》。
  3. 王利華,2005,〈古代華北水力加工興衰的水環境背景〉,中國經濟史研究。
  4. 呂貴香,不詳,〈專題報告─魏晉南北朝水碓的利用與限制〉。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3/01/10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