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大金星蕨
搜主題

  • 植物園/特展室
  • 2016/09/20
  • 學名: 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 Ching.
喜歡陽光的大金星蕨
大金星蕨的孢子囊群
大金星蕨的孢子囊群
植物園特展室門口的大金星蕨
植物園特展室門口的大金星蕨

很多人對蕨類植物的印象都是陰暗潮濕的,似乎只有光照不強的潮濕區域才是它們生活的樂園。不過大自然沒有什麼東西是絕對的,喜歡陰暗環境的蕨類植物中也有能在強光下生長良好的種類,它們有些像崖薑蕨(Pseudodrynaria coronans (Wall. ex Mett.) Ching.)一樣,喜歡著生在樹木高處。有些則像粉背蕨(Cheilanthes krameri Franch. & Sav.)能夠適應水分缺乏的岩石環境。甚至有些可以像雜草一樣在強光下欣欣向榮,本文主角大金星蕨就是其中之一。

大金星蕨在臺灣全島低海拔到平地都可以看見,連其他植物難以生存的都會荒廢地中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可以說是一種雜草型蕨類。因為如此,大金星蕨常常成為人們清除雜草時的明顯目標,也很容易在庭園養護時被修理,所以很多人在低山地區活動時看見葉片長達100公分的植株時都免不了為之一驚,很難把它跟居家周邊那些雜草聯想在一起。更何況那些生長在人類生活周遭環境的個體,常因為環境整理而受傷,葉片回數有時會減少的現象,不是資料上所記述的三至四回羽狀裂葉。

雖然臺灣的大金星蕨像雜草一樣常見,不過有人發現了它有用的一面。依據高雄醫學大學吳永昌教授團隊的研究,大金星蕨含有可以抑制人類十餘種癌細胞的黃酮類化合物,農業單位也因此有人開始研究它的經濟栽培技術作推廣。

大金星蕨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Macrothelypteris是由希臘文的makros(大)與金星蕨屬的屬名Thelypteris合併締造而來,中文稱為大金星蕨屬,指它們類似金星蕨屬植物,但體型比較大,兩者的主要差別在於葉子的回數多寡,有些資料中仍把大金星蕨歸屬在金星蕨屬中,而採用Thelypteris torresiana (Gaud.)Alston的學名。

觸摸大金星蕨的葉片,可以發現它的羽片是柔軟草質,不像許多陽性植物是堅硬的革質葉片,讓人擔心它要如何在烈陽下生存。不過它的葉子表面長滿了軟毛,可以減緩葉子表面的水分蒸散,這或許是大金星蕨能在強光下生存的絕招之一吧!在本館植物園特展室的《蕨類天堂在臺灣》常設展中,將包括大金星蕨在內的好陽性蕨類植物栽種在圓盆後展示在特展室門口與瀑布之間,歡迎您前來觀察比較,找出這些植物各自是以什麼樣的法寶來適應強光的生長環境。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