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搜主題
《吳越春秋》中有個故事。越王(勾踐)嘗過吳王(夫差)糞便後有口臭問題,大臣范蠡就要他身邊的人吃「岑草」,讓味道不會那麼明顯。這種可以掩蓋口臭味道的「岑草」,在《吳越春秋》注中是這樣寫的:「岑草,蕺也,凶年飢民劚其根食之」。
「蕺」唸作「ㄐㄧˊ」,是一種很早就被人們認識的植物。成書於漢代的《名醫別錄》(簡稱《別錄》)就有「蕺菜,味辛微溫」的記載。清朝《植物名實圖考》描述「開花如海棠色,白中有長綠心突出。以其葉覆魚,可不速餒」。它就是「魚腥草」。
從「魚腥」這樣的名字與《吳越春秋》書中記載,不難想像這種植物所擁有的強烈氣味。它很早就在中國被利用,除湖南人夏季會煎水喝來解暑外,《齊民要術》中還記錄加工方法。採新鮮植株去除毛土及黑枯部份,不用清洗直接過滾水後加鹽用溫水清洗,等植株熱了就撈出來瀝,放到鹽醋中醃製。如果沒熱就撈起,將來會變紅腐壞。吃的時候要去掉莖節後放在小碗,另外把蔥白過熱水後泡冷水寸切,一同上桌配飯食用。這種加工法到清朝吳其濬編《植物名食圖考》前就不被人們採用了。或許與不少古籍上都提到它對人腳不利或令人氣喘,甚至發虛弱,損陽氣有關吧!不到荒年,應該不會有太多人把它當菜吃。
古人很早就知道魚腥草喜歡生長在潮濕的環境,《唐本草注》中寫:「多生溼地山谷陰處。」臺灣很多人在夏天喜歡喝青草茶消暑,魚腥草正是其中常見的一種基源植物,北部尤其多見,常常看見它在青草茶店的配方出現。現在更有人把它開發成茶包,只要沖熱水就可以直接飲用,或許您就曾經喝過。
植物園北部低海拔區水生植物池旁就有魚腥草,想看廬山真面目或體驗特殊氣味的人可以來訪。很多人都把它的那些大而明顯的白色苞片看成花瓣。事實上,它的花很小,而且沒有花瓣與萼片,上百朵小花一起長在花軸上,讓整個花序看起來像一朵花。
它的學名中,屬名Houttuynia中文稱為魚腥草屬(蕺菜屬),是紀念18世紀荷蘭博物學家與醫生Martin Houttuyn(1720-1794),以他的姓氏締造而來。種小名cordata是「心形的」的意思,形容葉片形狀。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