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蕊油柑搜主題
很多人有種迷思,以為想要認識更多的植物一定要往山林野外跑。事實上,這樣的思維只適用在地方原生植物的認識上,交通往來頻繁的都會區反而有機會接觸到更多來自不同地方的植物,甚至有些不是人類所刻意引進栽培的種類。
大約十年前,只要在臺灣都會區看見像上圖二中的植物,大多會被以為是小返魂(Phyllanthus amarus Schum & Thonn.)或葉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 L.)之類的植物。不過有人注意到,怎麼有些植物體的花跟果實不是長在葉子下面,而是在葉子的上方。人們才注意到,原產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及南亞印度半島的某種植物竟然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進入臺灣。在2000年出版的《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第三卷》中,這種名為「五蕊油柑」的植物只出現在臺北一帶低海拔地區,現在臺灣平地很多地方都可以看見它了,不再僅限於臺北一帶。
「五蕊油柑」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Phyllanthus由希臘文的phyllon(葉)anthos(花)締造而來,意指其花生長在葉狀枝條的邊緣。種小名tenellus則是「細長的」的意思,形容其花梗纖細,也因為這個特徵,「五蕊油柑」也被稱為「纖梗葉下珠」。
想要把它跟臺灣目前已知的葉下珠屬(油柑屬,Phyllanthus)植物作區別,其實很容易,因為臺灣本屬植物中只有它的花果長在葉片的上方。沒有開花的時候,它的葉片先端則是比其他種類圓。
「五蕊油柑」雖然原產與馬達加斯加及印度,但現在全球熱帶及亞熱帶都可以看見它。到底在何時?以什麼樣的管道進入臺灣?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但從它出現的地方大多是都會區的花圃或盆栽,或者是公園及路邊來看,很有可能是因為從國外引種其他植物時被順道被帶進臺灣的,可以感覺得出來,目前它的勢力範圍還在擴張中。當然有有可能是它之前都被當成其他植物,根本沒有人注意到它。說不定很多人家裡的庭園花盆中就有它的蹤跡,只是不認識它而已。
科博館植物園的「五蕊油柑」可說是整個園區最常見的草本植物之一,這並不是館方刻意栽植的,而是它真的很會長。雖然少見它長成一大片,不過只要注意一下步道兩旁都不難發現它。不過別以為植物園裡長成這樣的植物都是它,園子裡還有它其他同屬植物,這些就等到以後有機會再講了。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