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花燭搜主題
今年暑假真的是觀察本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中天南星科植物的好時機。除了栽種多年的龜背芋屬(Monstera)與蔓綠絨屬(Philodendron)植物陸續開花結果之外,其他每年開花結果的種類今年開花結果狀況也不錯,例如通往瀑布頂端階梯旁岩壁上的觀果類花燭,今年結實情況就特別好。
這些果實觀賞價值很高的花燭屬(Anthurium)植物也是當年《來自亞馬遜雨林的驚艷-火鶴花特展》結束後移植到溫室的嬌客。其中珍珠花燭(Anthurium scandens (Aubl.) Engl.)最早適應溫室的環境,移植隔年就結果,讓大家欣賞到那如珍珠般的潔白果實。而垂葉花燭(Anthurium wendlingeri G. M. Barroso)算是溫室元老級植物,只是上次植栽整理時把它與其他觀果類花燭集中在一起。有了更寬廣的生長空間後,幾年下去也綿衍成一大片。
「貝氏花燭」算是這區的後起之秀,特展結束之後才正式移居到溫室。沒有開花結果時,因為葉形與垂葉花燭相似,所以常被看成同一種。現在開始結果了,人們才注意到它們的不同。貝氏花燭不但整個花序體型小,單一果實的大小更是只有人家的一半,而成熟時的不透明艷紅色更與垂葉花燭那種與石榴(Punica granatum L.)子類似的果凍紅大有逕庭,各有各的美麗。
貝氏花燭的屬名拉丁文Anthurium,是由希臘文anthus(花)及oura(尾巴)締造而來,形容本屬植物肉穗花序外型如動物尾巴。種小名是以英國植物學家約翰·吉爾伯特·貝克(John Gilbert Baker,1834-1920)的姓氏締造而來。他在英國皇家植物園標本館工作,曾經寫過石蒜科、鳳梨科、鳶尾科、百合科與蕨類植物的單行本手冊。
花燭屬植物花序軸細長,但許多種類擁有大而顯麗的佛焰苞,是著名的觀賞植物。不過許多觀花類花燭授粉完成後到果實成熟之前,整個花序含佛焰苞會轉變成不起眼的綠色,到果實成熟時又呈現明顯色彩。貝氏花燭則是從開花一直到果實成熟前都是不明顯的黃綠色,但到最後果實卻比其他種類艷麗好幾倍。植物園的貝氏花燭正陸續進入果熟期,現在來看正好可以看見果實發育期間的不同顏色變化。
貝氏花燭原產於中美洲到哥倫比亞,生長在低海拔的潮濕森林之中,在當地算是蠻常見的種類。
文:廖仁滄/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