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龍草搜主題
本館植物園熱帶雨林溫室電梯附近有一塊集中栽植秋海棠科植物的區域,各種色彩與斑條變化多端的秋海棠讓人看了賞心悅目。從這個區沿著步道再往前進,左邊地面上常可以看見一個個長在鏽紅色葉片中的小白球,這就是本文主角「紅龍草」。
很多人第一次看到紅龍草時會把它當成俗名圓仔花的千日紅(Gomphrena globosa L.)。事實上這種植物也的確有「赤葉千日紅」或「紅葉千日紅」的別名。不過它跟千日紅在分類上同樣是莧科植物,卻不被劃歸在同一屬。千日紅為千日紅屬(Gomphrena)植物,屬名締造自這種植物的拉丁文傳統名稱。紅龍草是蓮子草屬(Alternanthera,也稱為節節花屬)植物,屬名締造自拉丁文的alternans(互生)及anthera(花藥),指它可孕性極不可孕性的花藥交互著生是它最大特色。實際鑑定時可以用有沒有退化雄蕊來做區別,有退化雄蕊的是蓮子草屬,沒有的是千日紅屬。
臺灣目前已知的蓮子草屬植物超過5種,通通都是原產於熱帶美洲的外來種,有些甚至已經成為農田間的雜草,但有不少種類是觀賞植物。這些觀賞性的蓮子草屬植物依種類不同會有相異的葉色變化,除了濃淡不一的紅色外,還有白、黃等色系,隨著季節不同常會有不同色彩表現。
紅龍草是齒葉錦莧(Alternanthera dentata R.E.Fr.)的栽培品種,品種名Rubiginosa是「鏽紅色的」的意思,代表它葉片顏色與其他紅色品種相比偏褐色,呈現紫紅色至紫黑色。或許只有葉片時看起來比較暗淡,但開花時卻能恰如其分地襯托出整個白色花序的特點,讓它門看起來像是一個個飄落在紅色海洋上的小雪球。
紅龍草有龍之名,自然是有某些特質與龍相似。這種植物的老莖有擴張性,容易長出分支,且莖在長高後有匍匐生長的傾向,有些人稱為半匍匐性。雖然長莖蔓延容易,但生長在上面的葉片顏色比較不鮮艷,所以一般在景觀應用上都會定期修剪,維持一直有新葉的狀態,增加視覺美感。
紅龍草與其他同屬植物在臺灣園景界統稱為莧草,通常以觀葉為主,往往被大量栽植為花壇或是草皮。不過它們都有實生苗性狀容易改變的特性,用種子播種的後代常與原來不同,所以繁殖大多使用扦插,藉以維持原本的優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