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白榕
搜主題

無可取代舵之材-白榕
植物園種植的白榕常可看見扁平的支持根
植物園種植的白榕常可看見扁平的支持根
白榕隱花果成熟時為紅色
白榕隱花果成熟時為紅色

臺灣本島東南方的外海有幾個小島,其中一個小島上曾經盛產著花朵美麗的白花蝴蝶蘭(Phalaenopsis aphrodite Reichb. f.),島上有一群原住民族,他們生活在四面是海的環境裡,發展出與臺灣其他以山區生活為主的原住民不同的海洋文化。這群人,有些人稱他們為雅美族,也有些人稱他們為達悟族。

這群蘭嶼島上的原住民族有著獨特的造船文化,長期知識累積及運用過程讓他們發展出獨特的植物利用文化,在符合造船禁忌與材料選擇的嚴苛條件下,這群人依照船隻各部位不同的特性來選擇不同的植物材料,讓他們的船成為綜合著各類木材優點的「拼板舟」,不但實用價值高,還兼具美麗外觀。

目前仍在使用的蘭嶼船中有自力完成的單人舟或二人舟,但飛魚季節出海捕撈時所利用的卻多是由親族組織的漁團合力建造的十人座或八人座大船。事實上,蘭嶼人對於船隻的稱呼極為複雜,所謂的「拼板舟」最早出現在2002年「東臺灣研究」期刊中鄭漢文所著「蘭嶼雅美拼板舟之結構用材」一文中,在此之前,學者將其稱為「紅頭嶼船獨木舟」、「雅美漁舟」、「蘭嶼獨木舟」或是「達悟船」等。蘭嶼人則依照船身大小、龍骨構造差異、是否有雕刻賦予不同的名稱。四人以下的小船稱為「tatala」,六人以上的大船稱為「cinedkeran」。單一條狀龍骨的船稱為「cinedkerana」,V形龍骨的船稱為「nisosawan」。船身沒有雕刻的船稱為「nirapes」,有雕刻且舉辦過大船下水禮稱為「nivatekan」。無論哪種船,都是以船身不同部位需求將適合的木材切割成是當形狀拼接而成,依前人研究,蘭嶼拼板舟是拼接式船隻分布的最北限。

雖然說蘭嶼拼板舟每個部位都要找尋適當的木材,但也不是說某個部位就一定要使用哪種植物,只要符合部位屬性的植物都能用,像是船底龍骨的選擇就有蘭嶼福木(Garcinia linii C. E. Chang)、番龍眼(Pometia pinnata Forst.)跟蘭嶼赤楠(Syzygium simile (Merr.) Merr.)三種,三者皆為堅硬且筆直的木材。但也有某部份目前僅知只使用單一材料,那就是利用在舵的白榕。

優良舵材的條件是要韌性較高,不易斷裂。在累積的造船經驗中,白榕支持根被認定是最好的材料,而且它天然扁平的外觀也降低加工的難度,無怪在前人文獻中提到舵的用材時,一致都只有白榕。

文/圖:廖仁滄

 

2020.02.11 文字編輯(廖)

2023/08/29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