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搜主題
農曆七月,是最慈悲的月,無論是否相識,有情眾生們都能得到供養。
臺灣許多地方都在此時辦理普渡法會,不同地方會在不同日期辦理,其中最盛大的是七月十五日「中元普渡」。
中元普渡祭品講求豐盛,但日常家中要祭拜神佛的話,自然不會每天都這麼豐盛,鮮花素果自有一份悠遠的虔敬,以花果本來面目映照人們的心意。
眾多祭拜水果中,有些並不適合直接食用,卻以持久清香或獨特造型成為供桌上的一員。這次為您介紹的「佛手柑」便是其中之一。
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枸櫞」:「枸櫞產閩、廣間,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實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有長一尺四五寸者。皮如橙、柚而厚皺,而光澤,其色如瓜。生綠熟黃,其核細,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襲人。南人雕鏤花鳥,作蜜煎果食。置之几案,可供玩。」
但李時珍把兩種植物混淆了。清代醫家張璐在《本經逢原》,果部「柑櫞」:「柑櫞舊作枸櫞,字形相似之誤。辛苦甘溫,無毒。」又說:「柑櫞乃佛手、香櫞兩種,性溫相類,故《綱目》混論不分。蓋柑者,佛手也,….櫞者,香櫞也,……」
現代植物分類把「香櫞」與「佛手柑」看作不同植物,「佛手柑」被認為是「香櫞」的變種。「佛手柑」的拉丁文學名中,屬名Citrus原本就是枸櫞(也就是香櫞,學名為Citrus medica L.)的拉丁文名稱,被延伸到整個屬使用。種小名medica則是「醫藥的」的意思,形容這種植物可以作為醫藥使用。變種名sarcodactylis則是由希臘文sarkos(肉)與dactylos(手指)締造而來,形容它的果實形狀像肉質的手指。
「佛手柑」出現在臺灣的年代目前沒有定論,但明萬曆卅一年(1603年)陳第所著《東番記》中已有「果有椰、有毛柿、有佛手柑、有甘蔗。」的記載。清乾隆年間《六十七兩采風圖合卷》中,除了畫出「香員」(香櫞)的形象之外,還加上了這段說明:「香員,即佛手柑之屬也;故俗亦呼佛手柑為香員。生食之香酸,用糖為蜜饌之品。」如此看來,雖然早就有人分出香櫞與佛手柑的不同,但一般人還是混著用,而且一直延續到現在。
(文∕圖:廖仁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