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23多元文化電影節--族群融合的滋味
為彰顯對於移民人權及多元文化的落實與重視,內政部在民國100年訂定每年12月18日為我國「移民節」,本館於106年首次以「促進族群文化交流」為主題舉辦「多元文化電影節」活動,並獲得許多觀眾熱烈迴響。今年在台中市大同扶輪社贊助經費下,以「族群融合的滋味」為主題,邀請大眾一同觀賞「媽哩媽哩烘」及「徘徊年代」兩部影片,進行多元文化交流學習,認識世界不同族群的文化差異進而彼此信任共融,瞭解不同國家的多元族群在自由與自主上的追求都是艱辛的。
一、辦理單位: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台中市大同扶輪社
二、活動日期、時間:112年12月9日(週六),10:00~12:00、13:30~16:00各放映1部影片。「徘徊年代」導演映後座談16:00~16:50。
三、活動對象:一般民眾,每場次120人名額,免費直接進場參加。
四、活動地點:本館國際會議廳 紅廳(請由立體劇場側門入口進入至地下樓場地)。
五、活動內容:每場次影片播放10分鐘後,截止入場觀賞。
莎拉是一位馬來穆斯林名廚的女兒,為了完成麵包師的夢想,她聘請青年攝影師阿文,拍攝製作她的烘焙影片頻道,兩人之間隨著相處感情增溫,擦出愛火,並走入婚姻殿堂,但雙方卻因家族背景差異,共同譜出許多笑料,種族隔閡與信仰習俗的差異讓他們的戀情遭受波折,究竟這兩個家庭如何跨越文化鴻溝呢?
《媽哩媽哩烘》的主要劇情談不同種族的文化與宗教信仰,導演雷米沙裡透露,創作靈感來自他小時候對新加坡華人族群的迷思,他在接受新媒《聯合早報》採訪時,以自身童年經驗為例,表示「小時候我加入華人舞獅團體,母親反對,她說,獅子頭與身體以及所擊的鼓的部分材料是用豬皮做的,長大後我發現不是事實,是母親擔心我去舞獅,也許在與隊友相處的過程中,不小心吃到豬肉。」對此,他表明不怪母親,因為她的成長可能就是樣被教育的,也因此導演希望透過電影《媽哩媽哩烘》,讓大家對不同種族多瞭解並包容接納彼此的差異。(摘自誠品線上)
越南女子文慧在風起雲湧的九〇年代,遠嫁繁榮的臺灣。原以為迎接她的是幸福與機 會,卻被荒郊磚房裡的現實壓迫得幾乎窒息。隨著臺灣的社會變動不斷吞噬文慧夫家,她的婚姻逐漸成為夢魘,而她也必須在異鄉困境之中重新出發。千禧年後的臺灣都會裡,一名擔任徵信探員的神祕越南女子,在文慧的故事中看見自己的理想,進而追尋起文慧的過去…旅途中,她竟接連遇見如魅影般魔幻、又帶著既視感的人事物。(摘自OPENTIX)
本片為近年疫情期間國內導演所執導的劇情長片外,亦有畫面在本館所屬的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取景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