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表單填寫記錄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科宇宙悠遊學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揪咪秀Podcast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Say Hello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線上學習資源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9)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93)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60)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534)
地球科學(313)
人類文化(137)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7)
自然科學領域(828)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81)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35)
環境議題(339)
性別平等議題(2)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3)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8)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7)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35)
SDG 5 性別平權(3)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2)
SDG 11 永續城鄉(32)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9)
SDG 13 氣候行動(17)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20)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70)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9)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35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生活領域
鍼灸銅人
科博館中展示的銅人,是依據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的館藏仿製,這座銅人高160公分,大小和成年男性差不多,由大小十二片所組成,表面的經絡清晰,正面胸腹的蓋板可以打開,內部臟腑齊全。日本記載此一銅人為江戶時代的製品,相當於中國明代,可能為清末庚子之亂時失蹤的國寶。
古代科技
陽春藥鋪
走進本館「人類文化廳」的「中國醫藥」展示區,您會看到一間傳統的中醫藥房,陳設、格局是完全仿照鹿港的「陽春藥局」。陽春藥局有百年的歷史,保留了傳統中藥房的典型陳設。在此展示出來,是希望將傳統中醫診療處所的風貌,以及中醫的醫療過程,呈現給大家。
人類文化
EP.06 募集蟲住民
你在家裡看到了你的米缸裡面長蟲了,你把牠寄給我們,那牠就是一個研究,你把牠直接丟到垃圾桶了,牠就是垃圾,但是你把牠寄給了科學家,牠就是一個研究的一個樣本。
昆蟲
EP.03 輕「抹」慢撚抹復挑 x 劉克竑
本片揭露考古素材的修復手法,還有如何從挖掘出的物件抽絲剝繭,推敲史前人的生活,而挖掘到「人骨」呢?那就代誌大條啦!!「考古學把這些啞巴材料,透過研究、透過了考古展示,甚至科教活動,讓下一代的主人翁學到了考古學不只是過去,它是現在,而且也是未來。」
考古
EP.20 作伙談同火!
聽張博士與人類學家李作婷博士來分享,在日本及臺灣皆有豐富考古經驗的李博士,用宜蘭腔台語分享了在臺中考古工作的趣事,並深入探討了「同火的日子」特展的精彩內容,以多元的方式來呈現了「火」的各個面向。
考古
神話
古代科技
EP.33 【策展人開箱】-「同火的日子」特展 feat. 李作婷&劉憶諄 aka 選擇困難巧妙搭配二人組
本次特展有許多全臺首次展出的珍貴標本,包括十三行遺址的「鍛鐵爐」,及國立清華大學後山清朝古墓中所發現的「玻璃頂戴」等,這些都與「火」有怎樣的連結呢?
植物
昆蟲
地震
考古
神話
古代科技
石虎的美麗家園特展
科博館館近五年內收到死於車禍的石虎標本已經超過20件,數量驚人。有感於石虎正在面臨急迫生存威脅,需要援助,且花博主題亦將石虎議題納入重要元素,科博館推出《石虎的美麗家園》特展,希望以活潑而多元的內容,吸引民眾共同關注。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哺乳動物
與水共舞-總合治水策略與實踐 X 李鴻源
臺灣的雨水很少嗎?為什麼會一直缺水呢?原來是水來的不穩定,又沒能好好儲存水資源! 若透過國土規劃,合理使用土地,再加上大眾價值觀念、法令以及管理進行整體的考量,就有機會解決這長期以來的難題
環境科學
非洲豬瘟知多少 X 張天傑
在2019年的2月,非洲豬瘟對臺灣的威脅,已經來到了門口,當非洲豬瘟入侵臺灣之時,滷肉飯、控肉飯、滷豬腳、炸豬排……這些天天要吃的銅板美食,會不會變得珍貴又稀有?讓專家告訴你最正確的防疫資訊,全民一起防豬瘟,替機場的小米防疫犬減輕工作量吧!
食農教育
哺乳動物
舌尖上的安全 X 任志正
「食」這個字,是一個「人」,手摸著良「心」要吃下肚子的東西一定要好好關心一下,食品安全專家會用那些技巧,破解無效的食安報告?不想只是看熱鬧的話,就來讓食品檢驗的專家,教你如何變成內行人,從蛛絲馬跡中看懂食安報告。
食農教育
EP.25 虎里虎途 feat. 林育秀 aka 徹夜追蹤石虎不嫌累的女孩兒
里山動物中的明星物種非「石虎」莫屬了!牠們真的會如鄉村裡的傳說般,像聖誕老公公一樣把雞揹著偷走嗎?研究人員為了追蹤瞭解牠們生存所遭遇到的各種問題,有哪些辛苦一面,又或是發生了些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食農教育
哺乳動物
2023年2月「都市奇獸的秘密走廊」探究與實作高中生競賽_頒獎及成果分享
環境開發
自然保育
永續發展
生命科學
2020年「尋訪細懸浮微粒的足跡」戶外探訪研習
氣候變遷
汙染
2021年「宜居城市-守護清淨空氣普拉斯(Plus)行動」
氣候變遷
汙染
2020年「宜居城市-守護藍天淨空氣」
氣候變遷
汙染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共35筆資料,第2/2頁
2022/09/21 更新
×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