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與國際接軌 科博館《驚心洞波》變身《極限時空》巡迴展於日本7座城市陸續展出

2025/07/25
新聞發布

臺日科學文化交流再寫新頁!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於2024年締結為姊妹館後,臺日雙方持續深化合作,今年夏天再度攜手啟動大型巡迴展《極限時空:黑洞與重力波》,首站於2025年7月19日同步在日本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與大阪市立科學館正式開展。展覽預計巡迴日本七座城市,歷時5年,最終將於東京的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畫下句點。

本展源自科博館於2023年推出的《驚心洞波》特展,而此次於日本展出的《極限時空》巡迴展延續原展核心架構,融入臺日雙方最新的重力波與天文觀測研究成果,由國立清華大學特聘教授李瑞光牽線促成。李教授同時擔任KAGRA重力波觀測計畫科學委員會副主席,促成此次跨國科普合作,讓臺灣的科學展覽能量躍上國際舞臺。

科博館館長黃文山表示,本次巡展以「極限時空:黑洞與重力波」為主題,展出內容結合KAGRA計畫與ALMA天文台的最新觀測成果,並保留科博館原創展件的核心設計精神,包含深受親子喜愛的「重力透鏡照相機」等互動裝置,讓參觀者透過視覺與感官體驗,深入理解宇宙結構與重力奧祕。

聯合開幕式日前於2025年7月18日在「日本標準時間」基準地、東經135度線通過的明石市舉行,特別選在正午鐘聲響起後進行剪綵儀式,象徵臺日雙方在科學研究與科普教育上的深度連結。當天貴賓雲集,包括科博館館長黃文山、明石市立天文科學館館長井上毅、大阪市立科學館館長吉岡克己、策展人暨大阪工業大學教授真貝壽明、總統府國策顧問暨日本信賴台灣之友會會長陳天隆、清華大學李瑞光教授與藝術家康木祥皆親臨現場,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極限時空》巡迴展預計於5年內遍及7大城市,最終於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落幕。科博館也將持續攜手國際學術與教育夥伴,推動跨國科普交流與教育,讓展覽走向世界、讓知識走入人心。

相關連結
相關照片
SDGs指標:
  •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
相關標籤:
推薦訊息
2025/07/25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