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Say Hello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8)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83)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55)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492)
地球科學(308)
人類文化(135)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5)
自然科學領域(782)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79)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31)
環境議題(309)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0)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7)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6)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23)
SDG 5 性別平權(2)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1)
SDG 11 永續城鄉(29)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6)
SDG 13 氣候行動(17)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15)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34)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8)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44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科技議題
跳躍的音符
本演示利用示波器、音叉、簧管.....等各項器具,與觀眾互動,示範表演跟聲音有關的各種原理。
物理
氣球物理
氣球配合簡單的道具,巧妙地運用氣球來介紹氣體的各種特性。
物理
奇妙的光
利用光束照射不同的介質和面鏡,認識光的折射與反射。
物理
大氣與真空
藉由馬達及真空盤的操作,觀察物品在不同氣壓環境下之變化,讓觀眾了解大氣壓力的原理及生活當中與氣壓有關之現象。
物理
熱力四射
運用各種教具讓你更了解熱的本質,以及熱的各種生活應用。
物理
液態氮
利用攝氏零下196℃的液態氮,實驗認識物質因溫度改變之固態、液態、氣態有趣的變化之現象。
物理
紫外線
說明紫外線在光譜中的定位並介紹紫外線的種類,不同類別的紫外線之能量與特性。
物理
農業生態
現今所謂的農業,係指人們利用土地、陽光、水分、空氣與礦物質等培育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以獲得生活物資或維護生活環境的產業。隨著農業科技日新月異,人類同時面對外來種入侵、農藥殘留、化學肥料濫用、環境污染等問題。
食農教育
植物
動物
考古
中國的科學與技術
海洋教育
天文
考古
古代科技
水運儀象臺
水運儀象臺是世界第一座運用機械原理運行的水力天文鐘,科博館根據中國北宋時期蘇頌所寫的《新儀象法要》一書,研究復原出1:1全尺寸、完全運轉功能的木造模型。展示包含渾儀、渾象及報時木閣等機構儀器,具有天文觀測、模擬星象和播報時間的功能,可以視為現代天文台的鼻祖。請觀眾隨著影片介紹一起進入時光隧道,深入瞭解這項前人科技應用的發展歷程。
天文
古代科技
水運儀象台
達達的魔法樂園
位於科學中心B1F的展廳,展示主題分「面板應用區」、「太陽區」、 「大眼睛區」、 「光譜區」及「光的三原色區」及「影像設備區」六大展示區。展具設計除了具備科普知識外,亦希望透過奇幻或新奇的互動手法吸引民眾與學子對科學產生興趣。
天文
物理
眼不見「微菌」—微真菌特展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覺得「眼不見為淨」,但看不見髒東西就絕對乾淨嗎?事實上,我們周遭環境中布滿了各式各樣的細菌、病毒、真菌和藻類等眼睛看不到的微生物,這次特展的主角,正是這些微生物中的「微真菌」。
環境科學
真菌
那一刻—琥珀的記憶特展
千呼萬喚,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跨年度主題特展《那一刻-琥珀的記憶》4月29日正式登場。現場集結6件臺灣琥珀標本,其中一件臺南東山發現的標本是臺灣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件琥珀內有生物包埋,初步研究推測這種生物可能是屬於蛛形綱的物種。另外,亞洲蒐藏琥珀逾40年的知名琥珀專家黃憶人,也借出電影「侏羅紀公園」限量版編號第6號的復刻版手杖,讓觀眾一睹為快。
恐龍
古生物
同火的日子:人與火的故事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具有用火、生火能力的生物,希望透過這個展示,揭示人類開始用火的秘密,以及認識用火的力量對文化的影響。儘管我們不會有機會問到第一個用火的古人類,為何選擇開始用火,但是透過考古學與民族學的遺物,我們有機會窺得人類在演化道路上的心路歷程,並且介紹臺灣史前用火歷史的獨特發展進程。
植物
昆蟲
地質
考古
神話
古代科技
無界∞鏡相:第6+7屆科學攝影特展
美學教育
科學攝影
生命科學
天文
物理
化學
半導體的世界
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捐贈的「半導體的世界」展館位於科學中心二樓,為國內介紹半導體知識最重要的科學展館之一。
資訊科技
物理
物理世界
『物理世界』內容包含電磁學、運動學、力學、流體力學、波動、近代物理、光學等豐富內容,無論大人小孩都可以從多種觀察體驗中,啟發對基礎物理的好奇和對自然科學的瞭解,並增加自己對科學認知的成就感,希望能在踏出展場後,對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科學奧妙產生更多探索的興趣! 本展區限制參觀人數容量,最多為120人。
物理
王者之音-曾侯乙編鐘複製精品
當年編鐘被發掘後即於湖北省博物館展示至今,為大陸一級文物,禁止出境展覽。而以原件為母範複製出的整套編鐘,即這次展出的精品,經驗證為今日最接近原件的複製件。
古代科技
物理
化學
EP.20 作伙談同火!
聽張博士與人類學家李作婷博士來分享,在日本及臺灣皆有豐富考古經驗的李博士,用宜蘭腔台語分享了在臺中考古工作的趣事,並深入探討了「同火的日子」特展的精彩內容,以多元的方式來呈現了「火」的各個面向。
考古
神話
古代科技
EP.33 【策展人開箱】-「同火的日子」特展 feat. 李作婷&劉憶諄 aka 選擇困難巧妙搭配二人組
本次特展有許多全臺首次展出的珍貴標本,包括十三行遺址的「鍛鐵爐」,及國立清華大學後山清朝古墓中所發現的「玻璃頂戴」等,這些都與「火」有怎樣的連結呢?
植物
昆蟲
地震
考古
神話
古代科技
1
2
3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44筆資料,第1/3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