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主題
森氏紅淡比
所謂的「民俗植物學」主要探討的是人類對植物的利用與相互的關係,是一種結合各類研究的綜合性科學。
不同的民族,對於植物不一定會有相同的利用,尤其是祭儀上所使用的植物,往往相同的植物,會有截然不同的使用方法,不過有時候也會出現,相似的植物有著相似的使用模式。
乍看森氏紅淡比,很多人會脫口而出:「這是榕樹嘛!」仔細看看,它沒有托葉環,植株受傷時也不會流出白色汁液,更重要的是-它會開出黃白色的清香小花,這跟桑科榕屬的榕樹所長出的隱花果是完全不同的。
榕樹在臺灣有驅邪的作用,閩南人用它弔喪避邪,排灣族人用它祈福驅邪。日本人呢,他們雖然不用榕樹,他們卻會用紅淡比來進行祭儀。
紅淡比的日文是榊,讀音是Sakaki,意思是神所喜歡的樹木,因此在日本神社的周圍,常可以發現它的身影。森氏紅淡比則是紅淡比特產於臺灣的變種。
相似的植物,有相似的避邪祈福作用,那兩個文化之間是不是也有某種程度的交互關係呢?這就留待大家去仔細探討了。
2024.6.20 版面調整 (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