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Say Hello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揪咪秀Podcast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精選典藏
科博典藏
線上蒐藏庫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58)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83)
資訊科技(25)
海洋教育(55)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492)
地球科學(308)
人類文化(135)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6)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25)
自然科學領域(782)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79)
科技領域(27)
生活領域(31)
環境議題(309)
性別平等議題(1)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0)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37)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1)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6)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23)
SDG 5 性別平權(2)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1)
SDG 11 永續城鄉(29)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6)
SDG 13 氣候行動(17)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15)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34)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18)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39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天文與氣象
南方的十字架
在南半球觀看銀河,不僅比北半球所見的明亮許多,色彩也更加豐富。夜空下的紐西蘭南島蒂卡波湖,是南半球的觀星聖地,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暗夜星空保護區。當地特製的照明路燈,是為了避免光污染影響觀測星空。拍攝照片的同時,天空中人造衛星和流星運行的軌跡,恰好瞬間形成十字造型,與地面教堂屋頂的十字架遙相呼應。畫面右側清晰可見大小麥哲倫星雲。
天文與氣象
2015.04.04月全食
2015年4月4日月全食過程,18:15初虧,19:54食既,20:00食甚,20:06生光,21:45復圓,臺灣全程可見。月全食發生的時機正逢滿月,月球進入地球的本影區,而使亮面被遮掩造成虧食。在全食階段,因太陽光透過地球大氣層的折射與散射,可見進入地球本影區的月亮呈現暗紅色。整個過程十分精彩,以肉眼即可窺見天地之奧秘,為容易觀察的天象之一。本作品分別以廣角鏡頭和長鏡頭記錄月全食的連續變化,以及月球通過地球的本影。
天文與氣象
月上梢頭
朔的前後幾天,月球的暗部被地球反射的太陽光線隱隱照亮,形成「新月抱舊月」的天文現象,又名「灰光」。灰光是一種常見的天文現象,但前景的選擇尤為重要。清華大學天文臺始建於1931年,原名氣象臺,為中國大陸重點文物的保護單位。將天文臺和「灰光」這種天文現象拍攝在一起,顯得更有意義。
天文與氣象
灕江第一灣銀河拱橋
在城市燈光的包圍中,仰望銀河的璀璨繁星,逐漸成為都市人的奢求。灕江流域的桂林山水不僅有世界上最獨特而優美的喀斯特峰林景觀,也有著獨特別緻的夜空。當銀河狀如拱橋在「灕江第一灣」的上空慢慢升起,美景輝映襯著銀河,共同營造出了優美壯麗且難得的人間景色。
天文與氣象
河海相映
遠古的時代,人們已認出銀河、見過雲海,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視為神話,直至近代科技發展才漸漸揭開它們的面紗。我們身處的太陽系只是廣闊銀河系的一小部分,在星際塵埃遮蔽的區域,依然有著數以千億計的恆星在閃爍。雲海則由地上雲霧水氣聚集而成,由上往下俯瞰,呈現如大海般起伏流動的景觀。站在合歡山主峰仰望銀河、俯視雲海,看似距離相近的兩片海,其實相隔著以光年計算的距離,永遠只能遠遠相映著。
天文與氣象
海蝕銀河
天上難以計數顆的星辰,在人類眼中或許只是小小的亮點,但神秘奧妙的宇宙,卻存在相當久遠,是現代科技熱衷探索的對象。浩瀚的大海,同樣隱藏著許多尚未人知的故事。漆黑的夜晚,面對被海水侵蝕的海蝕溝,懷著謹慎與尊敬之心,戰戰兢兢地踏出每一步。海洋的深沉、宇宙的廣闊,無一不令人好奇嚮往與遐思,希望有一天,人類能更了解宇宙萬千,同時保有尊崇敬佩的心。
天文與氣象
夜觀石梯
由安山礫石組成的石梯坪,含有鐵質的夾層,氧化後色澤呈現紅褐。白天看它白 紅相間,且受海水侵蝕的單面山。黑夜寧靜之時,更能靜靜體會大自然的奧妙。少了白天遊客的喧鬧,耳邊只剩下強勁的海風與海浪拍打岩石譜出的交響樂,震懾動魄。陣風吹來,都帶著海水的濕鹹。在沒有一絲光害的夜晚觀看,抬頭仰望無垠的星空,是在都市生活的人們所看不到的燦爛,更叫人無法忘卻花東的自然之美。
天文與氣象
國際太空站凌月
離地面400公里的軌道高度,讓史上最大的人造天體,只剩下人眼分辨力極限的大小。原以為會忽略它,卻在飛越過地球與月球之間發現,原來還是那麼大!從地面目視的視角,看見該天象的範圍只有幾公里寬,通常須橫越幾個縣市才能看見;若要看清枝微末節,請使用口徑大的望遠鏡。對天文觀測來說,口徑一直是王道。國際太空站為了維持軌道高度,必須以每1.5小時環繞地球一周的高速飛行。忙了大半天,最終的決戰時刻只有僅僅0.5秒。
天文與氣象
M27啞鈴星雲
M27啞鈴星雲是行星狀星雲,紅色光主要來自氫的發射譜線(H alpha),藍綠色的光,來自雙電離氧離子的發射譜線(OIII)。其中OIII這條譜線是發生機率非常低的能階跳躍譜線,難以在地球上實驗室找到,只能在宇宙裡稀薄廣大的星際空間發現。此圖以寬帶濾鏡拍攝,曝光20分鐘再加以合成,達到小望遠鏡數十小時累積曝光該有的效果。
天文與氣象
日全食中的日冕
日冕位於太陽大氣的最外層,只有在日全食時,可以在不藉外物遮擋的狀況下,以肉眼觀測到。形狀隨太陽活動大小而變化,日冕分為內日冕和外日冕,外日冕最遠可達2.3倍太陽半徑以上,超過幾百萬公里。因為從內到外,光度差異甚大,可使用多種不同曝光值,捕捉不同高度與亮度的日冕,疊合成高動態範圍照片。此作品以10種不同曝光值,疊合40張照片而成。曝光時間從1/200秒到2.5秒,每次增加一級曝光,共跑4次循環。對角線形狀的日冕,是一生難忘的壯麗景色。
天文與氣象
日珥與倍里珠
2017年,世界各地天文同好蜂擁至美國觀測日全食。日全食中有許多難得一見的奇景,像是日珥與倍里珠。本作品於全食中生光時的連續拍攝,由3張影像疊合而成,每張間隔2秒。除了清晰與立體的大日珥之外,還觀察到隨著時間變化一一浮現、大小不一的倍里珠,以及月球邊緣的崎嶇地形。全食期間雖短短二分半鐘,然此等壯觀景色,至今仍難以忘懷。
天文與氣象
舞動的精靈
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到達地球附近時,地球磁場會迫使部分帶電粒子沿著磁場運行。地球磁線南北兩極附近較集中,當大量帶電粒子進入地球極地高層大氣時,會碰撞激發高層大氣中的氮原子和氧原子,產生瞬間的原子能階躍遷,出現巨觀的紅色和綠色光譜,就是所謂的極光。北美洲的印地安人稱「舞動的精靈」,中世紀的歐洲人,視極光為來自神的召喚。綠色極光較常見,紅色極光只有在太陽活動強烈的情況下才能看見。
天文與氣象
氣旋風暴
第一次到桂林,在日落時分登上疊彩山,不料風雲突變,親眼目睹氣旋風暴的形成,大自然創造的奇蹟是如此的震撼!正在欣賞的時候,暴風雨朝著我所在的方向襲來,瞬間狂風暴雨,山頂亦無處可藏,連疊彩山頂的避雷針都被狂風颳倒,砸在離我3公尺遠的地方,十分驚險,讓我親身感受到暴風雨的威力:忽遇一陣暴風雨,天空霎時分兩極。雨從斗中傾盆落,匯入灕江向南去。
天文與氣象
角山星軌
利用攝影的手法,讓古老的長城和星軌結合。星軌是因為地球自轉所見亮星在天空運動的視覺軌跡,恆星仿似繞行地球以圓形軌跡旋轉,旋轉一周約需23小時56分鐘,最終回到最初的位置,這個週期稱為恆星日。如果抬頭仰望天空中的恆星,會發現它們在夜空中移動,靠近兩極的恆星會產生最小的圓,而靠近地球赤道的恆星則會產生最大的圓。恆星就像白日裡的太陽,每晚從夜空東邊移動到西邊,每小時大約向西移動15度。星軌其實是圓弧或者部分的圓,隨著時光的流逝,永不停歇地轉圈移動。
天文與氣象
白塔與日暈
四川省松潘縣岷江鄉的龍安堂,是座藏傳佛教的廟宇。高大的白塔上空,太陽的周圍出現了一圈完整的日暈,就似白塔上的佛光一般,令人感到神聖無比。日暈,又叫圓虹,是日光通過捲層雲時,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分散成不同方向的各色光。日暈半徑的視角一般是22度和46度,人們通常可以用肉眼觀察到日暈現象。雲層中冰晶含量越大,光環也就越顯著;反之則無法形成日暈,或者即使形成,也無法在地面上清楚地觀察到這一現象。日暈多出現在春夏季節,俗諺云「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意思是若出現日暈的話,夜半三更將有雨;若出現月暈,則次日中午會颳風。日暈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天氣變化的一種前兆,出現日暈則天氣有可能轉陰或下雨。
天文與氣象
玉山圓柏銀河
玉山圓柏是高山上最高大的常綠針葉樹,而合歡北峰的這棵玉山圓柏頗負盛名,每逢夏季都吸引攝影愛好者上山拍攝圓柏與銀河。此次拍攝時正好巧遇人造衛星經過,留下兩道軌跡。
天文與氣象
雪山上的銀河拱橋
銀河在中國古代又稱天河、銀漢、星河、星漢、雲漢,是由無數暗星、數千億顆恆星和較暗塵埃的光所組成。夏冬季所見銀河有不同的景觀,北半球的夏季能夠看到最為壯麗的銀河,但這些都不是銀河系的全貌,而僅是銀河系的一部分。銀河系總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6千億至3兆倍,直徑約10萬光年。自古以來,氣勢磅礴的銀河就是人們十分注意觀察和研究的物件。古人不知道銀河是什麼,把銀河想像為天上的河流。著名的神話故事牛郎織女鵲橋相會,這鵲橋就是鋪設在這天河之上。
天文與氣象
獵戶腰帶
獵戶座是著名的冬季星座,周邊區域散布著許多知名的深空天體,如:火鳥、馬頭、女巫頭星雲等,有「冬季王者」的美稱,是許多天文攝影師喜歡拍攝的目標之一。在高山上使用相機的長時間曝光,再經過複雜的後製處理,最終呈現出這張富含雲氣的獵戶腰帶影像。
天文與氣象
明暗相爭
當月光穿過小水滴時,會產生繞射現象,因各色光的繞射角度不同,在月亮周圍形成內藍外紅的光環,稱為月暈。每朵雲的小水滴大小不盡相同,月華也總有著不同的面貌,就如同明月與高積雲的相互爭鬥下,形成特殊的大氣光象。
天文與氣象
天蠍銀河
人馬座的茶壺傾瀉出星子組成的牛奶路,天蠍從銀河緩緩爬出,仰望夏季南方夜空,眼前的黑不是黑,而是流淌著斑斕色彩的銀河系中心和星空調色盤,包含許多疏散星團、球狀星團、星雲等。肉眼看到似薄霧,但在相機的長時間曝光下,豐富的色彩一一顯露。
天文與氣象
1
2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39筆資料,第1/2頁
2022/09/19 更新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