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Search
選單
:::
09:00 -17:00
網站導覽
諮詢信箱
會員登入
會員中心
我的收藏
表單填寫記錄
會員登出
English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全站搜尋
最新消息
參觀與服務
展覽與劇場
學習與推廣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科博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活動行事曆
新聞中心
影音中心
活動剪影
聯合推廣
參觀與服務
開放時間
票價資訊
交通與停車
入館與優惠
附屬空間
綜合服務中心
書店禮品
餐飲空間
文創商品
數位典藏與學習中心
自然科學藝術廊道
導覽及服務
無障礙服務
iCoBo APP
團體預約
常見問答
遺失物公告
展覽與劇場
當期展覽
展區資訊
樓層及設施
生命科學廳
人類文化廳
地球環境廳
科學中心
植物園
戶外庭園
劇場資訊
場次時間
劇場位置
太空劇場
立體劇場
影片回顧
巡迴展
申辦程序
項目列表
展覽回顧
學習與推廣
博物館教育
解說服務
演示教學
環境教育
動手做
幼兒科學園
自然學友之家
海洋保育教育中心
科宇宙悠遊學
多功能科學教室
智慧樂學
活動報名與預約
學校服務
到校服務
補助偏鄉中小學
大專生實習
自然史教育館
科普傳播頻道
科博揪咪秀Podcast
科博做伙講Podcast
科博Say Hello
NSL自然科學現場
臺科秀
駐館藝術家
研值特搜隊
駐園科學家
智慧探索體驗
線上學習資源
行動智慧學習
創新科技體驗
學習主題
最新學習資源
最新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研究典藏與出版
關於典藏
典藏政策
典藏數量
蒐藏經理
科博典藏網
出版品查詢
研究人員與著作
圖書館服務
藏書查詢
認識圖書館
最新消息
館際合作服務
閱覽規則
圖書借閱規則
電子期刊與資料庫
彭鏡毅博士紀念獎
關於科博館
使命與策略目標
現任館長
科博標識
組織與職掌
歷史與沿革
館史
歷任首長
大事紀
重大政策
行政服務
政府公開資訊
檔案應用專區
廉政園地
性別平等專區
跨機關與國際合作
雙語詞彙
場地租借
加入我們
申辦恐龍卡
志工家族
加入會員
徵才訊息
訂閱電子報
資訊中心
資訊圖像
資訊開放
諮詢信箱
921地震教育園區
鳳凰谷鳥園生態園區
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
墾丁天文台
活動行事曆
活動預約
線上購票
博學多文
志工家族
科博典藏
加入會員
場地租借
資訊圖像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
首頁
學習與推廣
學習主題
主題導覽搜尋
喜歡
0
放大字級
預設字級
縮小字級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列印
:::
主題導覽搜尋
查詢關鍵字
查詢
主題指標
美學教育(60)
防災教育(6)
環境科學(195)
資訊科技(26)
推薦(17)
海洋教育(63)
科學攝影(326)
科學繪圖(44)
生命科學(550)
地球科學(314)
人類文化(140)
物理(41)
化學(10)
課綱指標
語文領域(9)
數學領域(4)
社會領域(130)
自然科學領域(845)
健康與體育領域(17)
綜合活動領域(12)
藝術領域(82)
科技領域(28)
生活領域(39)
環境議題(357)
性別平等議題(2)
人權議題(2)
海洋議題(84)
科技議題(44)
能源議題(9)
原住民族議題(41)
生命議題(13)
法治議題(4)
資訊議題(3)
安全議題(3)
防災議題(5)
生涯規劃議題(7)
多元文化議題(35)
戶外議題(28)
國際議題(10)
SDGS指標
SDG 2 消除飢餓(4)
SDG 3 健康與福祉(23)
SDG 4 優質教育(536)
SDG 5 性別平權(3)
SDG 6 淨水及衛生(2)
SDG 7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7)
SDG 8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8)
SDG 9 工業化、創新及基礎建設(3)
SDG 10 減少不平等(2)
SDG 11 永續城鄉(36)
SDG 12 責任消費及生產(19)
SDG 13 氣候行動(18)
SDG 14 保育海洋生態(121)
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386)
SDG 16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2)
SDG 17 多元夥伴關係(20)
查詢
搜尋結果 "
" ,共 314 筆資料:
排序方式:
新 → 舊
舊 → 新
地球科學
EP.03 從樸石到閃耀之路 x 黎龍興
一顆寶石的產出要經過原礦->設計->琢磨->雕刻->分類->販售等過程才會呈現在你我面前,本集是 #NSL 播出史上最高價展品特輯!!只差全臺中的保全沒全請來而已,究竟閃閃惹人愛、翠玉尬白菜的寶石玉石要怎麼挑?寶石界名師黎龍興大大不藏私,鑑賞密技大公開!用科學方法告訴你!
岩石礦物
EP.8 博物館新使命!
博物館的創立都背負著重要使命,而隨者時間的流轉,博物館的使命是否也需要因應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的變動而有所改變!?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本集張博士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新使命!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7 博物館新定義!
你知道全臺灣共有幾家博物館嗎?全世界最早的博物館在哪裡?這集張博士將為你介紹甚麼是博物館?博物館的新定義。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4 來去科博館的三園區走春!
大家過年期間都打算去哪裡玩呢?科博館的三園區會是個不錯的選擇喔!!這次張博士請到負責三園區的賴毓晃主任,來幫我們介紹一下三園區的特色~
防災教育
天然災害
EP.1 您聽過用台語介紹科博館嗎!?
這是科博做伙講的第一集,先來認識一下科博館吧~科博館是大家的好鄰居,科博館是大家清晨運動、晚上散步的好地方,在科博館裡面,有豐富的科學展覽、有精彩的科學活動...
生命科學
地球科學
人類文化
EP.17【策展人開箱】-「那一刻 琥珀的記憶」特展 feat. 楊子睿&余秀蕙 aka 號稱科博館最年輕策展團隊
一般大眾最初認識琥珀,可能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第一集開頭,那顆包埋蚊子的琥珀開始,又或者是在飾品上看到它的蹤影。而博物館蒐藏的琥珀,在研究上提供了什麼資訊,所包埋的物種又有哪些呢?
爬行動物
古生物
EP.7 太平震後群 feat. 黃豊昌老師&鍾令和博士 aka 追地龍20年的男人們
時光匆匆,臺灣近代最嚴重的921大地震,已然過去20幾載;孩子的成長過程,有父母的拍攝及紀錄,但地震過後的城巿與地景的變化,及人心逐漸平靜的過程,有誰持續不斷的紀錄下來嗎?
防災教育
天然災害
地震
喀斯特現形記
岩石礦物
環境開發
土桑化石菁華特展
古生物
岩石礦物
恐龍蛋.誕恐龍
這是個非常特別的世界首展。不論是喜愛博物館的觀眾,或是鍾情古生物的恐龍迷,定然親睹過難以抗拒的恐龍「大」展。孩童的小腦袋裡,對「恐龍」的直接反應,也是來自牠那駭人的龐大身軀,而與恐龍息息相關的主題就是「恐龍蛋」。
恐龍
古生物
蘇州天文圖
這個石刻的原件目前存放在蘇州碑刻博物館裡,本館展示的是蘇州碑刻博物館碑刻工作室主任時忠德先生在1991年製作的複製品。雖然是複製品,卻是蘇州天文圖完成後,第一次的複製,天文圖裡的1434顆恆星,還有所屬的星宿是鉅細靡遺,絲毫不差。
天文
古代科技
月球一小步,火星一大步?-從人類返月看火星發展 X 孫維新
今年(2019)是登月50周年紀念,50年,在人類的尺度很漫長,在天文的尺度而言卻是短得會讓人忽略。透過電影《登月先鋒》及孫維新館長的引導,從五十年前的登月,來談談最新的火星探索任務。
天文
微美幻境特展
延續藝術與科學跨領域的結合,展出科博館30多年來蒐集臺灣各地的代表性館藏,以及來自國內微體古生物學界共同襄助的壓箱寶,是繼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台北市立大學合辦,於107年展出「微美幻境」特展之後,再與科博館合作規劃的新展。
氣候變遷
生命科學
地質
熱河生物群特展
熱河生物群被國際古生物界稱為20世紀世界最重要的古生物發現之一,位在中國北方遼西地區出土的熱河生物群化石不僅數量多、保存良好,所發現的動、植物化石超過20個生物門類,主要研究地層更跨越約1100萬年,此特展以通俗的科普方式帶領觀眾進入遼西熱河生物群的世界。
恐龍
古生物
眾志成城-生物礁特展
生物礁,是經由生物原地生長作用所建造的地形構造。生物礁的發展需要漫長的時間且過程相當複雜,牽涉許多種類的造礁生物與共域生物的交互作用。本特展除了介紹生物礁的種類,以及生物礁在台灣週邊的分佈以外,並展現生物礁在全球海洋生態以及人類未來生存的重要性。
氣候變遷
自然保育
地質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時期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時期,雖為社會大眾所忽略的年代,卻是地質學中最基礎的科學問題,對了解人們所居住地球的形成、生命的誕生、大氣氧濃度上升、大陸地殼演化律動、超大陸聚合與裂解、板塊起源與歸屬、早期礦床形成等,扮演極重要的腳色。科博館將規劃 “早期的地球-前寒武紀” 特展,使學術象牙塔中的研究議題,轉換成社會所能接受的科普知識。
地質
漫步太陽系
天文
光明環繞的黑暗世界-談宇宙中的黑洞_講座影片(上集)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令人著迷的天體之一,我們對黑洞的研究對於理解宇宙結構、引力本質以及時空的奇特行為至關重要。
天文
光明環繞的黑暗世界-談宇宙中的黑洞_講座影片(下集)
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和令人著迷的天體之一,我們對黑洞的研究對於理解宇宙結構、引力本質以及時空的奇特行為至關重要。
天文
「黑洞探索」科普演講(English Speech)
黑洞是天文上深奧神祕的天體,但也是普羅大眾耳熟的天體,它的存在和性質一直是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天文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頁
最後一頁
共314筆資料,第2/16頁
2022/09/21 更新
×
×
您想找什麼資訊?
×
查詢關鍵字
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