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紀Milestones
-
2006/01/14 距今約兩千多年的中國漢朝「銅鏤玉衣」修復紀要
-
2004/09/21 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斷層保存館及影像館開幕
第一期工程「斷層保存館」及「影像館」正式對外開放。
2004/08/06 恐龍時代展示廳完成更新重新開放,新增約2.5公尺「六隻偷蛋龍聯合埋藏」化石。 -
2002/12/13 埃及木乃伊進駐科博館2002/07/12 歷經五年成功復育瀕臨絕種的臺灣原生種「豔紅鹿子百合」命為「館花」。
-
2001/11/28 教育部選定臺中縣霧峰原光復國中校址籌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
教育部選定臺中縣霧峰原光復國中校址籌建九二一地震教育園區,責成本館負責籌建營運。
-
1999/07/23 植物園正式開幕
-
1996/11/09 與大陸中國科學院合作古菱齒象研究及古象化石骨架復原於陽光走道展出
-
1993/08/01 人類文化廳與地球環境廳開幕
第三、四期工程的人類文化廳與地球環境廳,連同鳥瞰劇場、立體劇場及環境劇場等設施落成。
1993/07/31 「水運儀象台」復原模型自製完工於人類文化廳啟用展示 -
1991/07/01 臺灣省鳳凰谷鳥園管理處改制為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
「臺灣省鳳凰谷鳥園管理處」自民國80年7月1日起改制為「臺灣省立鳳凰谷鳥園」,並隸屬於臺灣省政府教育廳。
-
1987/02/20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組織條例」公布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組織條例」業奉總統76年1月16日華總(一)義字第0309號令公布。擬請定該條例施行日期為76年2月20日。
-
1986/01/01 科學中心與太空劇場開幕
本館第一期工程科學中心與太空劇場正式對外開放。
-
1985/11/11 您好,我是「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為營運開放第一期建設事宜,必要時得於貴館門首之名稱、門票、宣傳海報…及其他有關管理守則上准予使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名稱。
-
1982/07/01 鳳凰谷鳥園管理處成立
民國67年臺灣省政府為配合行政院「改善社會風氣重要措施」方案,擇定於南投縣鹿谷鄉鳳凰谷風景特定區內興建「鳳凰谷鳥園」。10月建設工程告成;12月18日起開放營運,當時規模之大實可睥睨國際,並享東南亞最大鳥園之美譽。
1982/03/01 東海大學郭肇立教授完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址及鄰近地區環境規劃。1982/02/24 行政院原則同意科博館整體發展計畫大綱及第一期建設計畫。 -
1981/12/31 籌備處第四次顧問委員會議,檢討太空科學劇場展示設備事項。1981/10/28 籌備處第三次顧問委員會議,擬定整體發展及逐期發展計畫。
籌備處第三次顧問委員會議,擬定整體發展及逐期發展計畫、太空多媒體館與科學中心同時列第一期建設。委託學者專家進行收藏及展示研究之項目及研究人員名單。
1981/09/01 籌備處考察美國著名科學博物館規劃組孫克勤組長暨組員陳炳煌、顏重威赴美國著名科學博物館考察,歷時1個月,帶回大量一手資料,回國後確立籌備方向,建議先建科學中心及太空科學多媒體展示館。
1981/08/26 籌備處第二次顧問委員會議決定展示重點強調人與自然籌備處於召開第二次顧問委員會議,決定以主題展示取代傳統分類陳列方式,展示重點強調人與自然。
1981/07/22 籌備處第一次顧問委員會議決定科博館建館目標籌備處於召開第一次顧問委員會議決定科博館建館目標、內容綱要、優先順序與展示細目等。
1981/05/06 籌備處第一次籌備會議借用建築公會會議室召開,由漢寶德主任主持,參加人員:孫克勤、陳炳煌、顏重威、王才義、周文豪、牟海超、邱素麗。決議對內進行國中小老師意見調查,對外向各國重要自然史及科學博物館索取籌備參考資料與建議,規劃與陳報出國考察事宜。
1981/04/29 籌備處依據組織規程設置顧問委員會籌備處依組織規程設顧問委員會,擬聘王鑫、文崇一、李慶餘、沈君山、哈源潛、陳國成、黃讚、劉源俊、謝克昌、徐國士為顧問委員。(稍後文崇一辭,改聘李亦園,1年後謝克昌、沈君山辭,改聘張崑雄、胡忠恆)
1981/02/27 在中興大學成立籌備處為籌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奉准成立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籌備處 ,茲聘國立中興大學理工學院院長漢寶德為該館籌備處主任,即日起展開籌備工作并以組織規程發布之日為籌備處成立日期,為期3年,完成一切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