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看展覽

新聞稿
好好吃特展帶您尋回生活的美好--從史前人吃的食物到現代多元飲食文化
科博館三十而立的盛宴 「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開幕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是生物的本能。科博館針對「吃」,推出「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透過展示讓觀眾了解史前人吃的食物、生命禮俗與飲食之間的文化介紹、原住民飲食文化等,更有菜市場攤販、古早味的廚房、用石頭製作的滿漢全席等模型,絕對讓您大飽眼福,即日起至9月4日(日)在科博館第一特展室,歡迎踴躍參觀!

科博館館長孫維新表示,特展以飲食作為主軸,呈現多元樣貌的庶民文化。在飲食文化的演進過程中,人類與大自然多所互動,但是要留意生態環境是否遭破壞!中央研究院海洋專家將海鮮分為「避免食用」、「想清楚再吃」及「建議食用」三類。大家常吃的鯊魚、旗魚、鮪魚、鱈魚、石斑即為「避免食用」之食物,這些物種遭過度捕撈,被人類以破壞生態的方式捕捉或養殖,造成生態失衡,人類飲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害了自己!此特展帶給我們許多反思,從小到大跟著母親上菜市場的經驗,也伴隨我們在飲食記憶的國度裡不朽長存,長大之後,我們應該回頭看一看,人類為了「吃」,是否對大自然造成什麼樣的負擔?誠摯邀請大家從特展中找到反思的空間及美好的記憶。

展示單元內容包羅萬象,在「臺灣史前人吃什麼?」展區可以看到考古灰坑、石刀、石斧,以及先民可能吃的梅子、鯰魚和稻米遺存;「就地取材」展區透過廿四節氣,展現臺灣海陸環境孕育的各樣食材,並提供八角、胡椒、丁香等聞嗅體驗,讓大家喚起記憶中的好味道;「大社會小市場」可以看到多元族群菜市場模型,還有菜販陳樹菊女士的故事;「阿嬤灶腳」展區可以看到古早廚房的樣貌,與扮家家酒區的現代廚房互做對比;「食全大補」展區介紹各時節可吃什麼進補,以及歲時祭儀、生命禮俗和食物的關係;「原汁原味」展區介紹臺灣原住民的飲食智慧和禁忌,如:蘭嶼雅美族的飛魚文化,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人,吃不同的魚和使用不同的食器;另外,食物「臺客餓勢力」展區呈現了辦桌和檳榔文化,不但有閃爍霓虹燈的伴唱舞臺,還有用礦石做成的盛宴全席,精緻程度不輸真品。「杯盤狼籍」展區呈現食物與食器,從奶瓶到腳尾飯、從免洗餐具到各式食物包裝,令人思索人的生命和垃圾的文化意義;「爭議的食物」展區拋出我們餐盤決定地球生態命運的議題;「窗戶有農場」則提供最短碳足跡的示範案例。

今(20)日特展開幕,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王長華、奇石宴蒐藏家徐俊義先生等多位貴賓共襄盛舉,徐先生本次也提供多樣以石頭製作而成的「奇石宴」,讓參觀民眾垂涎三尺。總策展人楊翎博士指出,臺灣人講究飲食、精於烹調、追求美食,如何「好好吃」?是臺灣社會長久以來關注的議題。尤其近來食安問題成了全民關注的議題,科博館推出此特展,除了提供大家用人類文化學的角度探討飲食文化外,也能夠進而了解飲食與生態平衡的關係。

展覽呈現臺灣飲食文化的故事,時間軸橫跨臺灣史前時期到當代多族群飲食的諸多面向。從島內食材環境、不同族群的菜市場、廚房到餐桌為主軸背景,即日常熟悉的經驗出發,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訴說臺灣地區閩南、客家、眷村等漢人聚落雜居之大傳統與小傳統之間,其飲食風俗習慣之豐富文化內涵,兼及臺灣原住民的飲食文化的特色,並比較跨文化之間的異與同。以此表達食物所交融碰撞產生的主/客、人/我、我群/異己、生產與消費等多元關係,包括:食物扣連的生態和信仰傳統、社群身份識別、市場交換經濟等之生活經驗背後,所傳遞的內涵;並省思爭議食物對後工業化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

「吃」的動作,除了飽足身體上的飢渴、營養、口味等功用之外,「吃」所蘊含及能藉以表達、延伸、象徵的無形意義,似乎更為豐富。每個族群對於食物的採擇種類、範圍、食物處理烹調方法、口味、偏好,和該族群文化的傳統信仰、宇宙觀、生態環境、分類觀念、身體概念,都有密切的關連性。人類改變了食物,而食物回過頭來又轉化了人類。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3/04/11 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