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葉蟲搜主題
三葉蟲是一群生存於古生代海洋中的奇妙生物。在分類上,它屬於節肢動物門的三葉蟲綱;跟它關係最接近的現生生物是有活化石之稱的鱟。三葉蟲最早出現於五億四千萬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其種類於寒武紀末至奧陶紀初發展到達巔峰,奧陶紀之後三葉蟲種類大幅減少,但其數量仍然豐富,並一直持續到二疊紀末才完全滅絕。總括三葉蟲存續了古生代將近三億年的歲月。
三葉蟲有著碳酸鈣質的背甲,易於保存下來成為化石,因此我們見到的三葉蟲化石多是這個部分。三葉蟲這個名稱,來自於背甲縱向劃分為三個“葉”,中間的“葉”我們稱它為中軸,兩側部分稱為肋區。在中軸與肋區間,有凹下的軸溝作為分隔。三葉蟲的橫向也可分為三部分,由前到後依序是頭、胸及尾。頭部沒有分節,但是其上的面縫合線將頭部劃分為中間的頭蓋及兩邊的自由頰。面縫合線是三葉蟲蛻殼時頭部開始裂開的地方。頭蓋中間突起的區域稱為頭鞍,兩側較平坦的區域為固定頰。頭鞍是三葉蟲中軸的一部分,也是分類上重要的根據之一。多數的三葉蟲有一對複眼,眼睛的位置在縫合線的中段,也就是自由頰與頭蓋的交界處。胸部由許多胸節組成。尾部亦可看出許多分節,但尾節間並無活動關節,而是整體癒合成一個尾盾。
三葉蟲的腹側柔軟,除了背甲翻捲過來的腹邊緣及口部外側的唇瓣外,並無特別堅硬的構造,因此不容易留存下來。只有在極少數的特殊狀況下,三葉蟲的腹側構造才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化石。根據這些珍貴的線索,我們得知三葉蟲的腹面除了有口及肛門等開口外,並生有許多精細的肢體。頭部之下有四對肢體,除最前端的一對特化為不分節的觸角外,其餘三對為足。胸部則每一節下都有一對足。尾部除足外,還有一對像觸角般不分節的尾肢。
多數三葉蟲行底棲生活,爬行於海床上或珊瑚礁間。它們有些是掠食者,有些是腐食者;有些吃海藻,有些啃食珊瑚、海綿或苔蘚動物;也有些靠濾食為生。
三葉蟲遇到危險時會將身體捲縮,把柔軟的腹部包裹在內,僅露出堅硬的背甲。一些三葉蟲身上的刺,應該也是防禦掠食者的策略之一。它們有時也會鑽入沉積物以躲避外來威脅。
三葉蟲的形態變異極大,小者不到一公分,大的身長將近一米;有些身上佈滿瘤刺,有些則平順光滑;有些種類的眼睛極大,而有些則沒有眼睛;它們豐富的多樣性,約可比擬今日的昆蟲世界。
目前已發現的三葉蟲約有數千個屬。分屬於十個目;包括球接子蟲目、萊德利基蟲目、聳棒頭蟲目、鏡眼蟲目、櫛蟲目、砑頭蟲目、裂肋蟲目、褶頰蟲目、齒肋蟲目、鐮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