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中央內容區塊
選單
:::
:::

臺灣農業的發展
搜主題

臺灣的環境與農業 (Environment and Agriculture of Taiwan)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和西太平洋之間,北回歸線橫跨其上。年平均溫度在20°C以上。最冷月的月平均溫在14°C以上。全年均適合作物生長。夏季西南季風盛行,造成西南部的雨季。冬季東北季風盛行,形成東北部的雨季。夏、秋季節為颱風季,降雨豐沛。平原區主產稻米和甘蔗,尤以嘉南、屏東平原為最大產區。臺灣的山地占全島面積三分之二,森林資源豐富,以榕、樟、紅檜、扁柏、杉等林木為代表。丘陵和臺地產有茶及柑橘、香蕉和鳳梨等水果。

臺灣農業事件簿

男人捕魚、打獵,女人和小孩採集野菜和果實。經常為了尋找食物而到處遷移。

進入游耕階段,兼行狩獵和採集,過定居生活。農具以石器為主,砍樹闢地用石斧和石錛,掘地用石鋤,採收穀物用石刀和石鐮,搗米去殼用石杵。開始飼養狗和雞,栽種根莖類作物,並植苧麻用其纖維織布。4800年前,臺南縣南關里和南關里東遺址,栽種有稻米和粟。4000年前,高山地區亦種植粟、根莖類作物和旱稻。3500至2000年前,人口增多、聚落面積擴大,農耕技術和耕地面積也隨之成長。

距今二千年前,十三行文化人開始煉鐵和製造鐵器,各地區互有交易。鐵製農具有:打獵用鐵矛和箭頭,種田用鐵鋤,採收稻穀用鐵鐮刀,砍樹、築屋和造船用鐵斧及鐵鑿。內陸與高山地區,仍然使用石器農具。生計方式和新石器時代類似,以種植稻米、粟和根莖類作物為主。

原住民部落社會的男性從事狩獵,婦女從事小規模耕作活動。狩獵對象以鹿為主,採刀耕火種方式,種植稻米、小米、胡麻、薏仁等穀物,蔥、薑、蕃薯、芋頭等蔬菜,以及椰子、毛柿、佛手柑、甘蔗等水果。畜養狗、豬、雞。

12世紀初期,澎湖已成閩南漁人作息與定居地。臺灣本島遲至17世紀始有少數移民,散居於原住民部落間,或近漁場,從事土產交易或捕魚。許多農民於春季隨東北季風來臺耕種,又趕在西南季風結束以前返回中國。相傳顏思齊於1621年進入笨港(北港),築寨以居,耕獵練兵。漢人移民臺南地區居多。

荷蘭人鼓勵生產甘蔗和水稻,1662年開墾面積計11,883公頃,拓墾之地稱為「王田」,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有,並將臺產之蔗糖、稻米、鹿皮與鹿茸外銷。另自美洲及東南亞引入豌豆、番茄、蓮霧、釋迦、羅勒與芒果等。鼓勵原住民從事定居性農耕。

實施屯田制度,寓兵於農。漢人人口增至近20萬。 開拓田園面積達29,150公頃(1683年)。採取公有與私有並行的土地所有權。築堤貯積雨水,截流引水;以種稻為重,僅一熟。自閩粵引進43種蔬菜,如韭菜、大蒜、白菜、與甕(ㄨㄥ)菜等。

漢人農業移民者衆,水利系統大量構築,轉變成以水田為主的精耕細作。清政府雖限制移民,但至1895年,人口仍增至2,545,731人。耕地面積達350,574公頃,其中水田208,275公頃,旱田142,299公頃。形式上雖採民田制的土地私有制度,但不認定人民的土地所有權,僅承認其用益權,而形成特殊的「墾佃制度」。

日本人推動「工業日本,農業臺灣」的殖民政策,以國家財政或金融資本,配合民間產業資本的投入,進行農業開發。如:舉辦全台土地山林調查、興建現代化水利土木工程、獎勵新式製糖工廠、建立農業組織、改良作物品種並推動農耕技術的試驗研究和推廣。1905年施行土地登記,創辦地籍;1909年開始實施土壤調查;1923年施行民法及不動產登記法。此時期農業生產總值約增14倍,在各種產業生產總值中,每年約占6至7成。1939年,工業產值始凌駕農業產值。

政府實施土地改革,增進農業生產,並扶植工業發展。1950到1960年代,進行土壤概測及土壤肥力測定、農林邊際土地調查以及耕地土壤肥力調查,並且自行生產水田耕耘機,致力於農業機械化的推廣。1963年的工業生產占國內生產毛額比例再次超過農業後,農業總生產值雖有成長,但其比例愈來愈低,近年已低於2%。1990年代實施全國土壤圖數位化建檔,農業機械化與自動化程度,在亞洲僅次於日本。現今的臺灣農業,關心重點放在糧食安全、國民健康、國土保安和美化環境等面向。

二戰後,工作的重點在於水利設施的修復與擴建,肥料的輸入與增加使用量,試驗研究工作的重建,勞力密集生產技術的引進,以增加單位面積的產量。在政策上實施「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提高佃農收入,誘導其增產的志趣,因此臺灣農業迅速的恢復了戰前的水準。

此時期持續追求技術的改進、作物制度的改良、新品種的引進,選擇高經濟價值作物,並促進食品加工業的發展。生產效率提高,農民生活水準改善,並維持低廉的農產品價格,大量出口換取外匯。政府繼續推行經濟建設四年計畫,加速農業的發展,促進農業培養工業的功能。

自1961年以後,工業產值已超過農業的產值,農村勞力大量外流,農業勞動工資上漲。糧價在政府的控制下壓低,農業呈萎縮的現象。政府於1970年宣布「現階段農村經濟建設綱領」,以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依據。

1970與1980年代,進行森林土壤與山坡地土壤調查,除了建立起土壤資源資訊系統外,並輔導設置水稻青苗中心,引進動力式插秧機。
1972年推動「加速農村建設九項重要措施」,同時制定「農業發展條例」、訂定「提高農民所得,加強農村建設方案」,以疏解農業的困境。但消費習慣改變,使稻米生產過剩,加上農產品外銷競爭困難,使農業面臨著另一困境。
1995年,臺灣的農政單位開始推廣有機栽培。「有機農業」強調以作物殘餘、禽畜排泄物、綠肥及其他有機廢棄物做成的堆肥,並以耕作、輪作方式來維持地力發揮永續農業的概念。

21世紀邁入全球化的時代,臺灣於2002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面臨國內外競爭加劇、農產品消費結構轉變等情勢。此外,週休二日的施行,使得國人休閒時間增加,形成「休閒農業」發展的助力,即利用農業產品,結合自然環境和人文資源,經營遊憩觀光活動。現代農業發展為兼顧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生農業」,其內涵包括傳統生產糧食的初級產業,農產加工的二級產業,以及運銷、休閒、文化體驗等服務性的三級產業。雖然未來臺灣的農業發展仍有許多困難尚待克服,結合科技的創新與應用,仍有無限發展的可能。

臺灣稻植歷史

野生稻的米粒成熟時易脫落,僅留下枝梗,臺灣民間傳說認為是被鬼所取食,俗稱為「鬼仔稻」。落果、具有長芒等特性,為水稻的祖先種傳播所必需,經人類長期選育,形質上已有相當大的變化,金黃飽滿的枝穗成為目前多數人對水稻印象。由近年來臺灣史前考古遺址出土的大量碳化米粒,臺灣稻作歷史可追溯至四千多年前,米粒外觀型質兼具秈稻、稉稻、爪哇型稻的特性。臺灣位於亞洲大陸的邊緣,及東亞島鏈的南緣,可能代表伴隨南島語族間不斷地遷移及與中國交流的結果;臺灣亦為野生稻的原始分布範圍,亦有可能原住民由週遭野生稻馴化,而呈現史前臺灣米的多樣化風貌。臺灣農業試驗研究單位,不斷推出新育成抗病害、口感佳的水稻品種;臺稉9號、臺農71號(益全香米)等均為優質良米,一代代稻香的傳承,透過延續及創新,持續以不同的風貌呈現。

相關標籤:
延伸閱讀
2022/11/28 更新